文明海南·文明实践融媒联动 | 海口秀英区这所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编者按
激扬“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展现新面貌,文明城市的创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让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和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自从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人们对海南的文明城市有了全新的期待——与海南自贸港匹配的文明都市。
近年来,海南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常态创建,不断深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海口、琼海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加强创建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三亚、儋州、文昌、澄迈、昌江、琼中紧随其后,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伴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全省城乡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编辑部联合相关市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文明海南·文明实践融媒联动》系列报道,深入各大市县,看文明之花如何给自贸港建设“锦上添花”。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15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凭借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把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开展多种形式文体竞赛,以及加强“大手拉小手”家校互动等工作,践行文明,成功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近日,记者走进这所校园,探访该校的“文明密码”。

孩子们参加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校方供图
记者6月15日来到该校园探访时看到,一大早到校的孩子们很活泼,身着整齐校服,整理仪容仪表后欢乐踏入校园。园区环境干净整洁,很快又传出琅琅书声。在走访教室时,记者观察到孩子和老师们上课互动频繁,氛围活跃。在二年级9班,有学生看到粉笔盒掉落地面,很快主动去把粉笔都收集起来放回粉笔盒。

孩子们在学校阅览室阅读。校方供图
“我是少先队员,在校园里会自觉做到不说脏话,不乱丢垃圾,看到地面有垃圾就去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该校学生符家赫说,他还牢记老师要求,为了安全秩序在校园不要乱跑乱跳。
学校德育处副主任陈忠曼告诉记者,除了要求学生注重着装礼仪,还会开展启航文明班的评选活动,让师生们共同为自己班级荣誉践行文明要求。

获得启航文明班流动红旗的班级在上课。校方供图
该校校长吴欣表示,为建设文明校园,学校从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等三个层面积极展开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注意文明行为举止,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等为基本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
此外,学校依托城市少年宫,开设了少儿足球、黎族竹竿舞、戏曲表演、葫芦丝演奏等30多个社团,还有书画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学生们的书画作品展。校方供图
二是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建立以“教师自培、同伴互培、专家培训”为基础的教师培训体系,实施领导走课、“双循环”课例研究、启航道德讲堂等富有特色的教师培训形式,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推动家校联动,开展“大手拉小手”等活动通过孩子影响家长,也促进学校与家长沟通。开展周末“启航家庭教育讲堂”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涵;近三年,学校300多人次教师进入3000多户家庭,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教育之道,同时有计划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明行为劝导、文明知识宣传、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
“这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是我们的荣幸,接下来还会继续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保护好这块招牌。”吴欣说。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