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海南·文明实践融媒联动 | 海口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伸群众“幸福半径”
编者按
激扬“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展现新面貌,文明城市的创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让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和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自从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人们对海南的文明城市有了全新的期待——与海南自贸港匹配的文明都市。
近年来,海南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常态创建,不断深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海口、琼海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加强创建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三亚、儋州、文昌、澄迈、昌江、琼中紧随其后,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伴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全省城乡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编辑部将联合相关市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文明海南·文明实践融媒联动》系列报道,深入各大市县,看文明之花如何给自贸港建设“锦上添花”。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13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6月11日开始,海口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市主流媒体对海口四个区的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示范点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全面展现海口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好经验、好典型。6月13日,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第三站——海口市琼山区,探访了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海口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海口市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志愿者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扩大市民群众“幸福半径”,也让“志愿红”成为城乡最流行的颜色。
作为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第二批500个深化拓展试点之一,琼山区在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琼山路径”,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全面整合、一体推进,打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架构,以“1+365”为试点模式,着力在“应众需、破众难、汇众智、集众力、为众享”上下功夫,开展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海口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上,琼山区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人管,活化了文化室、闲置教学点等资源,统筹整合阵地482处,架构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依托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科普馆,建成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区文化馆、党建服务中心,打造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基地;将红旗镇道崇村闲置学校改建成实践站,围绕乡愁主题打造“五乡”文化室,建成极具乡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
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有“习‘语’领航”“泽·不忘初心”“化·美舍文脉”“生·文明生态”等4个展厅,并设有文明礼堂、小型沙龙区、传统文化展演区、市民互动体验区,为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生态科普等提供活动场所。

海口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琼山区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个思想、一条路线、一齐联动”思路,依托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科普、健身体育、医疗卫生等六大服务平台,将服务老百姓生产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探索乡村治理有机统一,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贴心服务。
琼山区还设立“海口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汇聚各类社会爱心资金,用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各类公益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让文明实践延伸群众“幸福半径”。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