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海南·文明实践融媒联动 | 儋州社区工作人员身体力行 带动全员创文热潮
编者按
激扬“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展现新面貌,文明城市的创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让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和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自从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人们对海南的文明城市有了全新的期待——与海南自贸港匹配的文明都市。
近年来,海南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常态创建,不断深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海口、琼海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加强创建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三亚、儋州、文昌、澄迈、昌江、琼中紧随其后,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伴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全省城乡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编辑部联合相关市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文明海南·文明实践融媒联动》系列报道,深入各大市县,看文明之花如何给自贸港建设“锦上添花”。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梁振文
6月8日下午,儋州市那大镇群英社区委员范高跟社区几位工作人员来到文化西路二巷居民老陈的家门。门前没有木柴、鸡笼等杂物,他提着的心便放了下来,经过多番劝说,老陈开始做出改变,态度也逐渐变好。
“上门劝说,社区工作人员帮忙。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改变居民观念,让全民参与创文的观念入脑入心。”如今,社区采取的策略开始奏效,街道干净整洁,居民门前无杂物垃圾,车辆有序停放......这些与儋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息息相关,与社区居民的努力紧密相连,儋州创文的氛围正日渐增强。

干净整洁的街道。
全员参与 居民态度转变大
群英社区在那大城区,算是一个不小的社区,社区人口4153户18653人,105条大街小巷。“以前周边居民手上垃圾都是随手乱扔,现在都会主动投到摆放在店外的垃圾桶内。”6月8日下午,刚下完雨,群英社区商户陈芳正在自家的超市前打扫积水,清理垃圾桶。这不仅是她开业前的习惯,也是闲暇时的工作。
陈芳经营超市已有22个年头。早些年,她的超市周边垃圾成堆,周边居民皱眉,社区还经常通报批评。她经常委屈得抱怨,劝说顾客会被骂啰嗦。现在谈起社区的变化,陈芳竖起大拇指,“居民自觉打扫,社区环境变美,道路也干净整洁了。”她说,儋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参与进来。

干净整洁的街道。
和陈芳一样,在群英社区万福路东三巷的小林对街道的变化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前些年,社区小巷随处可见垃圾,卫生脏乱差,车辆停放杂乱无序,把道路堵住,大家经常为通行闹脸红。
“儋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居民对卫生环境、道路整洁的态度有了大转变,都自觉维护起来。”小林说,儋州市委市政府包点单位经常组织卫生大整治行动,主动上门给群众宣传。社区工作人员也上门检查劝说,经过规范化的管理和整治,居民的意识逐步提高,态度也发生大转变,现在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

干净整洁的街道。
镇干部、社区、居民联合上门“劝说” “创文”先易后难
儋州那大城区的群英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观念老旧,改变需要逐步推进。“不少居民是农村上来的,新的生活理念与传统习惯经常发生冲突,我们只能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儋州市那大镇群英社区委员范高正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前,附近居民随意丢弃垃圾,废弃物品占道堆放,有的居民擅自圈地养鸡,臭气熏天。
尤其是居住在文化西路二巷的陈大爷,虽然已从农村搬到社区居住多年,但勤俭的他仍喜欢到处捡干枯树枝,堆放在屋前门后。“我们多次上门劝说都没用,有时还跟工作人员犟嘴。”范高正说,自儋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开展以来,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党员、志愿者及包点单位着力打造文明宜居的社区环境,针对不良现象开展整治行动。不少居民都十分配合,工作人员不仅上门劝说,还主动帮助居民整理前门后院,社区的环境一天一个样,越来越整洁干净。

焕然一新的大通南路。
看着街道的变化,陈大爷的处境也显得很尴尬,最终找到社区工作人员,主动配合。
不仅是社区环境逐渐变样。破损的道路、堵塞的水沟以及积水路段也得到整治。“现在不仅路面硬化,还装上了路灯,我们出行很方便。”居住在大通南路的刘大爷面对记者,高兴地说。由于这里存在一片争议地,闲置多年后,不仅道路泥泞,还都是碎石,一到雨天,路面积水没过膝盖,还倒灌进家里。儋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开展后,这里大变样。明亮的路灯让周边的居民都走出家门,随意在附近散步聊天。

以往未改造前的大通南路。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儋州正形成全员创文热潮
“社区取得如此大的改变,逐步引导,宣传教育很重要。”群英社区副主任刘志森表示,现在社区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卫生检查,激发居民创建的积极性。再加上社区挂点单位儋州市人大常委会、儋州市教育局经常组织人员到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社区面貌已焕然一新。

社区宣传壁画,引导居民积极向上。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号角吹响后,儋州塑造城市精神、浸润群众生活、涵养社会美德,系统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在网络上,多家媒体报道相关创文活动,抖音号、快手号等平台推送关于创文的视频。开展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发动主流媒体开展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宣传报道,利用户外LED显示屏、宣传栏、墙体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加大《海南省文明行动促进条例》的学习宣传,治理不文明行为,引导市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社区宣传壁画,引导居民积极向上。
“由于儋州多措并举,还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创文’氛围显著增强。” 儋州市“一创两建”工作指挥部创文组副组长何峰介绍,儋州今年先后在中兴大道、文化路等主次干道、南茶公园、汽车站、镜湖公园等公共场所制作安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等主题景观小品造型18座,结合园林花圃景观,设置小型景观小品119座,在那大城区等六横九纵主次干道制作主题灯杆旗5000多杆,交通护栏、围挡墙体喷绘6000多平方米。同时,将文明实践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四爱”卫生健康大行动、疫情防控等省市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开展“全民禁塑 绿色生活”“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增强精神力量,共享文明成果。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