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党员故事| 吴清余照顾患病邻居29年无怨无悔(吴清文个人资料)

核心提示:
文昌市委组织部开展的“讲述平凡党员不平凡的故事”系列活动自8月份启动以来。把镜头聚焦基层平凡党员,大力挖掘宣传平凡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把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事干好就是不平凡”的鲜明导向,激发出全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力量。
同时,南海网推出文昌“讲述平凡党员的不平凡故事”系列报道,展示文昌基层党员在建设美好新海南中的模范作用和奉献精神。近日,南海网记者和田家炳中学的五名“红色采访团成员”深入东路镇东路居,寻找一位29年如一日义务照顾患精神病邻居的党员——吴清余。

文昌基层党员吴清余照顾患精神病邻居29年,图为吴清余。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摄
对于吴清余来说,郑锦雄注定是他一生的牵挂。29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顾邻居郑锦雄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吴清余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相处这二十多年,比亲人还要亲,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轰隆隆……”凌晨12点,一阵打雷声响起,吴清余放心不下住在不远处的郑锦雄,起身起床又去看看他在不在家。“已经成为习惯,每天晚上都要去看一下才踏实。”吴清余说。
提起这个老大哥,吴清余心中不禁泛起怜悯之情。今年50多岁的郑锦雄,虽然外表看起来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发病时会攻击人,农场里的职工见到他都躲着走!
定时帮郑锦雄剪头发、检查身体,到7公里外的东路镇集市为其购买生活用品……吴清余把郑锦雄照顾得无微不至。不过,患有精神病的郑锦雄还是没让吴清余少操心,隔三岔五他便会失踪”。
2006年的一个傍晚,时值荔枝、胡椒收获时节,人们都在忙着抢收自家的劳动果实,这时忽然传来郑锦雄发病失踪的消息,此时的吴清余不顾自身劳累,放下手中的农活立马投入寻找。在大家2个多小时都寻找无果的情况下,最终,吴清余在一座荒废多年的小木屋里找到了郑锦雄,并及时地将其送到湖山精神病医院救治,直到病情稳定方才将其接回。为了让郑锦雄住得舒适,吴清余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并为郑锦雄建了30平方米的住房供其安享晚年。
据了解,郑锦雄原为广东上山下乡知识青年。20多岁时来到东路农场当过饲养员。年轻时因头部受过伤,虽然在文昌湖山治疗过一段时间,但没有根治。当时农场里看到这个情况,也想找个合适的人来照顾郑锦雄,但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吴清余在了解了郑锦雄的情况后,主动照顾他。
这几年,郑锦雄的病情有所好转,有时候说起话来明明白白,颇懂事理。每当有汕头知青回访时,吴清余同志都会积极向知青们打听郑锦雄的亲人。不仅如此,他还曾亲赴广东历时一个星期苦苦寻找。终于,2011年9月的一天,郑锦雄的表姐从汕头打来电话,吴清余激动地跑去将电话递给郑锦雄让他与亲人相认。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郑锦雄的表姐终究未能将其接回去。照顾郑锦雄的这副重担还是落在吴清余肩上,对此他却毫无怨言、欣然接受。
20多年来,即使是在吴清余生活最拮据的时候,也不忘挤出生活费给郑锦雄送吃穿,甚至不惜从自己孩子的生活费里抠。对此,吴清余爱人刚开始还有点小情绪,但是在多年的熏陶下,现已欣然接受。如今,每每谈起自己的丈夫,她无不幸福满满地说:“能遇上这么有责任心的男人,我感到很知足”。
吴清余说:“我所做的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帮助他人,我自己也是很幸福。而郑锦雄就像我的亲哥哥,我会一直照顾他”。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文昌11月7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