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党员故事|六旬老党员林亚妮:田间地头奔波忙 带领乡亲共致富
编者按:为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发挥典型带动、榜样引领和先进激励作用,2017年起,文昌市委组织部启动“讲述平凡党员的不平凡故事”大型主题活动。在2017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2018年10月,文昌市委组织部启动“勇当先锋 做好表率——讲述平凡党员的不平凡故事”主题采访活动。南海网派出宣传报道小组深入文昌市各乡镇,寻访挖掘了20余位基层平凡党员的不平凡故事。

林亚妮手里拿着莲雾,高兴地邀请大家品尝。南海网特约记者 吴梅 摄
67岁的林亚妮说,她最喜欢的,莫过于每天傍晚走在莲雾园里,踩着松软的土地,感受微风拂面,尽情呼吸带着植物清香的空气。
林亚妮拥有多个身份,她是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也是文昌宝头莲雾种植示范基地、文昌冯坡瓜菜种植基地、文昌市多家食品有限公司及合作社的负责人。
在林亚妮心中,奋斗是毕生的追求。多年来,她凭借自己的农业知识,扎根于农村,奔波在田间地头,她在创业的艰辛历程中,致富不忘乡亲情,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学农业出身的人,服务农民更使我感到快乐。”
六旬不改“农本色” 奔走田地忙耕耘
驾车前往位于文昌市头苑镇的莲雾园途中,林亚妮轻车熟路地为记者指路,她说,隔三岔五便要来地里瞧一瞧,自己开车在冯坡镇的瓜菜基地和莲雾园里来回跑,也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现年67岁的林亚妮有着别样的人生经历。20世纪70年代,林亚妮从华南农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文昌当过会计,开过厂子做副食品加工。1988年,林亚妮开始经营白糖生意,因为生意做得红火,她被业界同行雅称为“海南糖妮”。
虽然把白糖生意经营得蒸蒸日上,但在林亚妮心里,一直有个没有达成的心愿。
“我是农村出身,也是学农业专业,不把农业做出点样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林亚妮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西瓜、哈密瓜、甜橙、莲雾、地瓜等果蔬都形成了市场化,且经济效益较高。看到这场面,林亚妮经过再三考虑,开始在琼海、文昌、万宁、三亚等地承包土地种植西瓜、哈密瓜。
每一片土地,从耕地、拉电、通水、招工、选购种苗……都是林亚妮亲力亲为,她往返于各个田间地头,像个陀螺一样忙得一刻不得停歇,可她却越干越带劲,由于管理到位,第一年在琼海种植西瓜,她就挣了个盆满钵满。
不破楼兰终不还 终把荒地变“金田”
就这样,林亚妮吃苦能干的名号在文昌当地越来越响亮。几年前,一位老朋友找到她,希望她可以帮帮忙,把冯坡镇一片几百亩的荒地开垦出来,种植高产地瓜“高14号”,林亚妮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300亩的田地正式被签了租赁协议,望着空空的荒地,林亚妮没有退缩,她鼓足了干劲,找来推土机,请来工人,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花了二十几万元才把荒地开垦完成。
在种植过程中,林亚妮又找来农技专家验土、施肥、购买种苗,她也经常守在农田里指导耕种。在林亚妮的精心管理下,300亩“高14号”地瓜亩产收获4000多斤,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看着一片荒地变成了收成颇丰的“金田”,大家纷纷对林亚妮竖起了大拇指,称她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女强人。
如今,林亚妮为了将土地价值发挥到最大,把300亩的农田进行了科学种植,“现在有160亩的圣女果,80亩的地瓜,30亩的百香果和30亩的绿叶菜。”林亚妮笑着说,“别人觉得我不行的,我也干成了,我这个‘老农民’,也算是做得有价值。”

林亚妮望着结满果子的莲雾树,脸上露出了笑容。南海网特约记者 吴梅 摄
精心创业报乡梓 硕果丰收助扶贫
林亚妮除了在生意场上是一把好手,在生活中,她还是一位人人夸赞的孝善楷模。有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林亚妮一边做事业,一边照顾双边家庭五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善始善终。2006年底,她被评为全国“中华孝亲敬老之星”,2017年9月被评为“文昌市孝善楷模”,2018年被评为“文昌市十大感动人物提名奖”。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林亚妮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近二十年来,她还被一些文昌学子亲切地喊为“老妈”。在多年前,林亚妮通过儿子得知班上有同学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她便让这些孩子住到自己家中,吃住都由她负责。
此外,林亚妮的热心肠,也让不少贫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年前,林亚妮决定回到家乡文昌市头苑镇租赁300亩的土地用于发展瓜果种植,带动乡村群众致富。
“我们作为一名老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生产是职责,现在正是时候了。”林亚妮说,三年前,她与丈夫请来文昌市热作中心的技术员,对准备开发的土地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把土地标本送到有关部门化验,其结论证明该土地完全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她便与村委会签订租赁300亩坡地种植“黑金刚”莲雾。
提起林亚妮,正忙着摘莲雾的潭牛镇潭北乡罗粉村村民符茂进不禁竖起大拇指,他说:“老板看起来是个很严肃的女强人,实际上非常和气,接受我们这些农民来打工,帮助我们挣点生活费。”
冯坡镇的300亩瓜菜种植田是当地的帮扶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进行产业帮扶,每年年底给贫困群众发放分红。同时,合作社还吸纳了2名贫困群众长期在产业基地打工,每人每月有2900元收入。
另外,林亚妮的基地还吸收当地农民工人近60人,让他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难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如今,经过多年的科学管理,头苑镇莲雾园里的“黑金刚”莲雾已结完第一批果子,林亚妮粗略算了算,这批反季节的果子,大概能有50000斤的收成。
“我对人生的要求不高,但也不想落后于他人太多。”走在莲雾园里,林亚妮望着晚霞,豁然一笑,说:“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我的这一生,应该都要奔波在土地上,服务于农民,这样拥有简简单单的快乐就足够了。”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文昌2月2日讯 记者 庄晓珊

莲雾迎来了丰收,工人挑着一担担莲雾赶去打包。南海网特约记者 吴梅 摄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