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事局推出12项服务举措 助力游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亚港务局游艇会)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26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12月26日,三亚海事局发布十二项服务举措,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三亚海事局数据显示,2023年三亚游艇市场体量再创新高。截至12月25日,三亚新增登记游艇228艘,游艇登记总量达1365艘,进入全国“千艇”城市俱乐部;拥有游艇培训机构12家,累计签发游艇操作人员证书4929本,今年已组织游艇操作人员考试110期,参考人数2175人次;截至12月20日,三亚游艇开航14.97万艘次,接待游客100.87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68.52%和84.66%,预计全年将超过105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
为了推动游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亚海事局立足三亚特色,持续深耕游艇管理领域,先后推出12项服务举措,为游艇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游客在三亚乘坐游艇出海。记者 沙晓峰 摄
提升海事政务服务
三亚海事局首创游艇等船舶“多证合一”改革。将涉及游艇的三本证书合为一本,提交材料数量由12项减为6项,跑办次数由最少跑2次减为1次,最多审批时间由27个工作日减为5个工作日。推出“一次办、不停航”改革试点,降低游艇过户登记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12月25日,累计为132艘游艇办理了过户“一次办、不停航”业务。海事E服务。依托“船政通”微信小程序,综合运用大数据、视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互联网+政务”和“快递+政务”理念,推动海事政务办理“零跑动”。推出“国籍证书当场办,游艇登记再提速”服务举措,将游艇国籍登记法定7个工作日办结时限缩短为当场办结,进一步提高办证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创新政企沟通模式。探索实施“船员管家”“船员夜校”以及“五联共建”等政企沟通新模式,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优化监管执法环境
三亚海事局创新推出“一船一码”智慧监管模式。截至目前,共计1236艘游艇等涉客船舶、322家船东或经营主体纳入“一船一码”管理范围,涉海旅游进一步公开、透明,监管服务效率有效提升。建立口岸联合协作查验机制,推进“琼港澳游艇自由行”海事服务举措全面落地,提升口岸通关效能。截至12月25日,累计为51艘琼港澳游艇快速入境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推行游艇3+3安全管理模式。指导辖区游艇俱乐部建立和完善游艇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便利游艇进出港报备,形成了自用游艇行业自律的良好氛围。推行游艇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管理模式。制定《三亚市游艇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工作方案》,在全国首次实现游艇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的海事游艇管理新局面。 推出“三亚游艇污染物接收报备”小程序,实现游艇污染物接收“无纸化”记录和申报。
加强法治保障
三亚海事局完善租赁游艇俱乐部备案程序。制定《三亚海事局租赁游艇俱乐部备案须知》和《租赁游艇俱乐部备案指南》,配合海南省游艇租赁政策落地实施,截至12月25日,已累计备案游艇俱乐部31家;印发实施《三亚海事局船员实操考试评估员管理办法》,优化考试流程和评估过程监督管理,实现了辖区游艇操作人员考试随培随考、应考尽考,为三亚游艇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游艇安全管理规定》要求,三亚海事局将在明年公布游艇专用停泊水域和停泊点,进一步规范游艇航行停泊秩序。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