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开展“遇见非遗·非遗传承小陵人”(第二期)主题研学活动
为传承中华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弘扬本土特色文化,8月13日,县教育局开展“遇见非遗·非遗传承小陵人”(第二期)主题研学活动,组织40名非遗体验官亲身感知非遗,体验不一样的非遗魅力。

活动第一站,体验官们在文罗产业园详细了解了产业园园区概况、区位布局及陵水酸粉产业规划等,并观看宣传片,近距离感受陵水产业的发展。随后,在胡仕光陵水酸粉传习所,体验官们积极投入到酸粉制作中,从清洗食材、烫粉、调配酱料、煮卤汁,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他们的专注与热情。通过亲身体验,不仅掌握了酸粉的制作技巧,更深刻领悟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

活动第三站,体验官们一同前往胡仕光酸粉高速路店品尝“舌尖上的非遗”。大家对酸粉的美味赞不绝口,表示品尝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了本土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魅力。


非遗体验官蔡琰告诉记者,“参加这次的非遗研学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和关注我们陵水的本土非遗故事,我们亲手制作了陵水酸粉,了解到酸粉的制作过程,作为非遗体验官,我们想把陵水酸粉传承下来,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陵水非遗。”
“希望通过这次体验,将我们家乡的风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县教育局研训中心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刘莎说。
此次活动将非遗与研学紧密结合,让孩子们亲身感知非遗,深入体验其独特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拼贴画海报丨陵水酸粉多滋味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在于粉。”许多海南陵水人的一天,就从一碗透着烟火气的酸粉中开始。一口下肚,当舌尖与酸粉轻触,日子都变得鲜活起来。
陵水酸粉是陵水独具特色的一道地方美食,也是本地餐饮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海南日报新媒体特别策划推出拼贴画海报《陵水酸粉多滋味》,从酸、甜、香、鲜、辣等五个方面,介绍陵水酸粉的配料、口感,以及如何带给食客味蕾上的多重刺激,让更多人了解陵水酸粉到底好吃在哪里?





监制:张杰
策划:李国栋
文案:周钰
设计:肖迪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