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二期)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通讯员杨颜菲
本月初,各地餐饮界“大腕”齐聚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庆祝海南省烹饪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当晚,该校烹饪专业学生陈俊部身着整齐制服,与同学们有条不紊地在50台餐桌之间穿梭传菜,“学校常安排我们到企业实训,所以对这些工作并不陌生。”
这所中等职业学校能够承办此次庆典,是因为一直着力构建“校企双主体、工学两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餐饮行业输送了大量优质职教人才。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就业率为98%,就业对口率达100%。这是海口旅游职业学校2017年毕业生给学校交来的亮眼答卷。海南龙泉集团董事长符史钦为该校学生点赞,他们“拿来就能用”。
并非该校学生个个天资过人,如何让学生“就业有方、升学有路”,校方向企业借了一把力——
龙泉集团与学校合作开设“龙泉班”,供给班级实验材料,派出名厨到校指导,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海口天佑大酒店则参照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与学校合作办学,让烹饪专业学生在学校上基础课,到酒店上专业课,接受餐厅主厨的手把手教学。此外,还有省内外近30家知名酒店与学校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合力培养职教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效渐渐凸显。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该校航空服务专业的4名学生为宴会提供服务。学生王叶告诉记者,要精准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不容易,“幸亏在学校得到了充分锻炼,我们才能从容应对。”
为了给合作企业输送优质职教人才,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建设了“大拇指西餐厅”“e时代网吧”等6个校店合一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坚持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校企合作的实质就是融合共赢。”该校副校长杨英说,除了保质保量输送人才,学校还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合作企业在文化提升、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助力。
该校与省烹饪协会、省文化遗产研究会、龙泉集团等合作建立的琼菜研究中心,深挖琼菜饮食文化,还出版了文化读本《海南滋味》;教学成果《基于琼菜饮食文化传承的烹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填补了海南中职教育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在今年举办的首届校企合作研讨会上,该校又与多家知名企业“再续良缘”——香港唐宫餐饮集团等4家企业成为其“校企战略合作单位”,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公司等24家企业成为其“校企合作单位”。
陈俊部信心满满,通过一次又一次“真刀真枪”的学习历练,他和同学们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本报海口12月28日讯)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