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邱海燕:“白衣天使是我毕生的梦
“儋州好人”系列寻访
【编者按】
有一种力量,它像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有一些人,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和“一创两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先进典型,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儋州好人”的感人事迹。
大张旗鼓地为好人“加冕”,不仅彰显感情、态度和力量,更能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广受东坡文化滋润的儋耳大地上长盛不衰。

邱海燕的工作近照。通讯员 何秀玲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7月3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 通讯员 何秀玲)走进儋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总能见到一位格外忙碌的身影,她就是消化内科护士长邱海燕。2002年邱海燕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省卫生学校英语护理专业,同年来到儋州市人民医院(原农垦医院)工作,从此拉开了护士生涯的序幕。
过人技术靠平时的努力
“我热爱护理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是我毕生的梦想。”刚刚参加工作几年的邱海燕认真学习,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其温和周到的服务态度更是将她的医德医风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代表医院外出参加比赛,均获奖而归,2017年获得优秀护士长称号。
护理工作不仅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更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对患者满腔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患关系的和谐。邱海燕原本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面对孩子怕痛的天性,她认为练就扎针的本领非常有必要。“都说经验可以累积,但过硬的本领只能不断的努力来提高。”邱海燕说,由于工作的关系,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本来生病的他们就很不舒服了,如果护士的技术再不好,受苦的还是他们,看着孩子痛苦自己也不好受。那时候为了练好这项技术,几乎每天下班一有时间就对着兔子练习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
“2015年7月的某个周末,3名孩子因生病到医院,他们的静脉血管非常细,很难找,穿刺难度大,护士们都无能为力,正在办公室加班的我被临时拉上场,凭着过硬的本领,三个孩子都一针穿刺成功了,那时听到孩子家属及护士们的感谢声,内心无比的开心。”邱海燕说。
岗位变化尽责的心不变
在临床工作的护士都知道,他们的工作可用四个词表述:紧张、繁忙、细心、耐心。2018年4月,邱海燕从儿科转到消化内科,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位病人,他消化道出血,病情反复,在安排肠镜检查时,由于家属未按时嘱咐患者口服导泻药物,导致无法进行肠镜检查。当时恰逢门诊下班时间,患者家属找到邱海燕,表达做肠镜的愿望很迫切。“那时的我二话不说,立即找到管房医生进行沟通,讲明家属的急切心愿。”邱海燕说,在医生决定再给病人进行清洁灌肠时,她立马准备好了一切灌肠用品,缩短了护士的准备时间,患者顺利地完成清洁灌肠。灌肠后,看到情况依然不理想,为了及早让患者知道结果,就赶在门诊下班前让医生为病人做了肠镜检查。
在新的岗位,接触的病患不再是单一的儿童,但邱海燕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在新的岗位上赢得了领导、同事以及患者的赞扬。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