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好人| 儋州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郑吉梅:待患儿如自己的孩子(儋州市人民医院郑新秋)

工作中的郑吉梅。记者 盘悦华 摄
据《今日儋州》消息 2011年3月,郑吉梅在市人民医院(市农垦医院)开始了护理生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用心服务好每一位病人”。七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帮助过无数病人和家属度过难关。
待患儿如自己的孩子
前年,住院部收治了一名患有“朗格汉斯综合征”的2岁男孩,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但对该疾病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手段,于是家人选择转回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治疗。当时郑吉梅担任责任护士,领着男孩一家人到住院部时,路过缴费点就告诉家属等下可以来这里缴费。当时她看到男孩的奶奶欲言又止,不停得搓手,显得非常无助,于是询问是否有什么困难,但是一家人都不愿意说,后来在她一再询问后,男孩的奶奶才说:“孩子看病之前花了好多钱,我们没钱交押金了,现在家里正四处找人借钱。”
郑吉梅详细了解情况后,拿出钱包中仅有的二百元,随后发动同事一起为男孩捐款。这笔筹款不仅帮助男孩交了住院押金,还买了尿裤和一些日常用品。当把捐款送到男孩奶奶手上时,老人流出了感激的泪水:“我们都没想到,我的孙儿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我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家的恩人!”
理性处理护患矛盾
“之前有一位家长带着患儿来我们科室打针,拔针那会儿,患儿突然大哭起来,家长可能觉得我因为太过用力弄疼了患儿,立即就破口大骂,差点儿还动起手来。”郑吉梅说,遇见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但能做的只能是等对方心情平复下来后,再耐心解释,家长们事后也道歉了。
“护理是一份专业性很强、且必须充满爱心的职业,是一份体现热情和亲情、又是一份又苦又累的工作。”郑吉梅说,护患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双方没有沟通清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矛盾加深发生语言冲突,有时甚至会升级到动手。
郑吉梅从事临床工作七年,她发现很多冲突都可以在最初的时候化解,要及时沟通解决,而不是互相责怪,累积成矛盾。“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涵养和语言沟通技巧,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给病人及时实用的健康宣教,为家长解决一些育儿方面的问题和传授育儿技巧,提高病房满意度,让家长更能理解、配合护理工作。我相信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任。”郑吉梅说,无论面对患者及家属怎样的不解,她们的工作就是要忍耐,承受坚持下来。(记者 盘悦华)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