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好人| 王五镇挂职副镇长陈造熊:发挥专业优势助村民发展农业
编前语:有一种力量,它像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有一些人,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和“一创两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先进典型,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儋州好人”的感人事迹。
大张旗鼓地为好人“加冕”,不仅彰显感情、态度和力量,更能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广受东坡文化滋润的儋耳大地上长盛不衰。

陈造熊指导村民种植三角梅。陈造熊供图
“在担任东成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能看到村子13户贫困户65人脱贫,这是我最大的高兴。”9月1日,目前在儋州市王五镇挂职的副镇长陈造熊说,虽然现在职务调动,自己仍然会在如今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农民发展农业,提高他们的收入。
陈造熊是儋州市园林管理局绿化管理科负责人,2015年8月,他被选派到儋州市东成镇东成村委会担任第一书记。从市机关到了村里,从单位干部成了基层农村第一书记,虽然工作的环境、对象都发生了改变,但陈造熊没有丝毫抱怨。
在陈造熊看来,以前在市园林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全市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等等,可以说工作对象是“不动”的,但到了村子,自己要想着怎么帮助村子发展、村民增收,工作对象是“动的”。虽然曾经有过跟村民打交道的经验,但陈造熊知道自己要做好农村工作还远远不够,为了尽快转变身份,他每天都在村子里“转悠”,跟村干部、村民沟通交流。
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各项工作开展缓慢,陈造熊经常跟村干部谈心谈话,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性教育,引导村干部照章理事、依法履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
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同时,陈造熊更是为村子的建设发展、村民增收费尽心思,他每个周末基本都不回家,仍然住在村里。
东成村委会管辖东成村、长茂老村、长茂新村、张宅村、南昌村、万能地村等6个村小组,仍有几个村子的村道没有硬化。“以前这哪里有这么漂亮的路,下雨过后,汽车轮子经常陷在里面、骑摩托车一不小心就摔倒了、行人走路都是一脚泥,晴天则是灰尘漫天。”长茂老村李阿伯指着平坦的水泥路说,这些路都是当年陈造熊担任第一书记时修好的。
在修建村道的过程中,有些村民为了鸡棚、猪圈等拆除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村民以风水来阻挠修建。陈造熊一边争取市镇两级资金,一边带着村干部与村民做思想工作,渐渐地,村民认识到修建村道对自己生活的变化,大家支持修建。2015年底长茂老村修建了6600米的村巷道,长茂新村修建1300米的入村道,张宅村、万能地村的入村道也修好了。
改善村民的出行环境,陈造熊还想着如何帮助村里长远发展,他引进了省内花卉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2016年建档立卡的24户贫困户和其他村民种植三角梅,并举办了多场三角梅种植的集中培训,贫困户和村民种植的三角梅由企业兜底收购,确保贫困户和村民的利益。
“陈书记经常到家里鼓励我,还亲自把扶贫物品送上门,教我怎么种植三角梅、养鸡。”曾经的贫困户李瑞辉说,正是陈造熊的积极帮助,让他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技术,经过努力,现在已经成功脱贫。
2017年9月,陈造熊调往王五镇挂职副镇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分管镇里的农业、林业、三防等工作,岗位再次变动,不变的是他依旧为村民服务的热情。
王五镇是儋州市的农业重镇,这里盛产黑皮冬瓜、叶菜等。陈造熊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只要村民们在农业、林业方面遇到难题,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2018年1月的一天晚上10点多,结束工作的陈造熊准备休息,这时手机响了。“我们种的黑皮冬瓜长虫了,怎么都解决不了,帮帮我们,不然这些冬瓜都卖不出价钱了。”王五镇山营村委会流芳村200多亩的黑皮冬瓜种植户打来电话。
陈造熊马上问清虫害的症状、种植户曾经采取的杀虫办法等,很快,陈造熊就分析出,这些黑皮冬瓜有粉虱虫,陈造熊给种植户讲了配药的比例、喷洒的部位、连片喷洒的重要性等等。
第二天下午下班后,放心不下的陈造熊顾不上吃饭,他赶到种植基地,再次手把手给种植户讲解配药比例、喷洒等。由于抢救及时、处理得当,200多亩黑皮冬瓜以平均每个25斤左右收获。
王五镇还有2万多亩的甘蔗地,村民们习惯把甘蔗收了后,秸秆就地焚烧,这种做法十分容易引起火灾。针对这种情况,陈造熊除了加强宣传外,还组织了防火队伍,进行网格化,一旦发现有人准备就地焚烧秸秆立即劝阻,如果引发火情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灭。
“责任在肩,行动在脚,无论我在哪个岗位,都会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所学、所能帮助当地发展。”陈造熊说。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9月2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高鹏)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