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好人| 马丽:捐献造血干细胞 “生命种子”救回15岁病危少女

儋州 0 4390

  编者按:

  有一种力量,它像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有一些人,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和“一创两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先进典型,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儋州好人”的感人事迹。(备注:“儋州好人”系列评选包括“儋州好人”“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文明校园”“最美教师”“最美少年。)

  大张旗鼓地为好人“加冕”,不仅彰显感情、态度和力量,更能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广受东坡文化滋润的儋耳大地上长盛不衰。

 儋州好人| 马丽:捐献造血干细胞 “生命种子”救回15岁病危少女 儋州

  马丽捐献造血干细胞。当事人供图

  她们彼此相距千里,从未谋面,素不相识,2017年3月14日,儋州市民马丽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给江苏15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送去“生命种子”。为了这份“生命种子”,马丽甚至不敢换手机号码。“能够帮助别人,我义不容辞,如果再有其他患者配型成功,我还会捐献。”马丽说。

  18岁加入中国骨髓库5年不换手机号码

  6年前,马丽是一名18岁的高三学生,当时学校举办了一场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在得知献血能帮助别人后,她就向献血车跑了过去。在献血400毫升后,马丽还填写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国骨髓库)的志愿表。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无论是献血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都能帮助别人,我就想着加入了中国骨髓库。”马丽说。

 儋州好人| 马丽:捐献造血干细胞 “生命种子”救回15岁病危少女 儋州

  马丽捐献造血干细胞。当事人供图

  填写表格加入中国骨髓库,对马丽来说,这是一份承诺。高中毕业,马丽考上了山西的一所大学,在大学期间,她仍然保留着填表格时的手机号码。“如果我换了手机号码,或者不用当时的手机号码,万一有配型成功的情况,他们很可能联系不上我。”马丽说。

  大学毕业的马丽回到儋州市某装修公司工作,5年后,她之前留的手机号码被海南省红十字会打通了,她当年所留下的8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样与一名远在江苏的15岁女孩匹配成功,可以拯救她的生命。

  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液用笑容打消家人顾虑

  “你还没嫁人,会不会影响到下一代?”“捐献以后体质变差了,受罪的是你自己。”在得知马丽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她父母担心捐献骨髓对女儿健康有影响,一开始坚决反对。

  马丽把查询到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流程和医生的解释等耐心地跟父母介绍,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既然我加入了中国骨髓库,自己就做好准备了,而且我还能就别人,这时候不捐献就等于见死不救,我做不到。现在医学技术很发达,捐献采集技术成熟、安全,造血干细胞也恢复快,采集后两周血液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我的身体有影响。”

  经过解释,马丽父母答应了她捐献造血干细胞。2017年3月9日,按照中华骨髓库的安排,马丽被送往省人民医院干细胞采集室,先期连续5天注射9针动员剂。同年3月14日,经过5个小时的采集,马丽捐献了225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液。

  在整个过程中,马丽总是有说有笑,尽管扎针时也有疼痛,但她的笑容最终让父母打消了疑虑。

  挽回15岁女孩生命“生命种子”还会继续捐献

  远在上海住院治疗的15岁江苏女孩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她是独生女,没有亲缘配型相合的可能性,经中华骨髓库检索配型,只有马丽与她配型相合。

  这225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液就是一份“生命种子”,马丽捐献的当天下午3点,红十会工作人员乘飞机前往上海,当晚,马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生命得以延续。

  马丽当时是中华骨髓库第63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海南省第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算不上英雄壮举,但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在马丽看来,自己只是付出了一些造血干细胞,却能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还有其他人能跟她配型相合,她还会继续捐献,同时她希望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并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8月24日讯南海网记者 高鹏)

#儋州#救回#造血干细胞#种子#好人#少女#生命#马丽#干细胞#造血#病危#捐献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