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交流间,合作的“种子”悄然种下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瑶
4月28日下午3时许,位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的一处会场内,十余张洽谈桌整齐排开,随着中外客商陆续坐定,会场也就一下子成了机遇涌动的“生意场”。
这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期间举办的一场对接洽谈活动现场。
“我们在广州和义乌都经营着外贸公司,这次过来就是希望能搜罗到更多的‘中国好物’,出口到中东等地。”来自也门的哈里刚刚找到空位坐下,一张名片就递了过来。
名片的主人是一名来自北京的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这是我们的产品,您看看是否有兴趣?”省去开场白环节,对方掏出手机展示产品册,直奔洽谈主题。
“你们的产品价格是否有优势?”哈里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也让双方的对话相当顺畅,你问我答、坦诚交流间,合作的“种子”悄然种下。
“我们加个微信吧!”哈里亮出二维码名片,但扫码的却不止一个人。
“我也加下您。”潘先生是一家景观工程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旁听”已久的他,见眼前两人的洽谈进入尾声,赶紧“见缝插针”地拉开椅子坐下,热情地向哈里推销起自家产品。
“无缝衔接”的洽谈一波紧接着一波,不到半小时,哈里的手机里便多了一大串新朋友。
收获颇丰的不仅是他。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偌大的会场内,每一桌都围坐得满满当当:有些企业带来自家招牌产品,将洽谈桌摆得满满当当;有企业原本想来找经销商,却意外发现了“出海”的机遇;也有企业代表不懂一句外语,靠着翻译软件依旧与外商聊得火热……
为办好这场对接洽谈活动,主办方在深度调研参会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现场分设了机械电子、技术服务、金融贸易等不同领域的洽谈区,推动供需双方实现更精准对接。
精心服务、精准匹配,推动一个个合作意向在方寸间落地。
“大家面对面洽谈,是再高效不过的沟通方式了。”在哈里看来,这场对接洽谈活动如同一座桥,帮助中阿企业精准对接,“中阿经贸关系潜力巨大,我希望能架起更多这样的合作桥梁,正如我的公司名称‘中也桥’所寓意的那样。”
(海南日报海口4月28日讯)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