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公立医院实施新农合DRGs支付方式 让患者省时更省钱(儋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儋州市人民医院(市农垦医院)工作人员演示社保查询。南海网记者王全印摄
“以前到医院看病,首先要检查一遍,然后确诊,最后才制定治疗方案……不仅费时还费钱。”儋州市人民医院(市农垦医院)患者李先生说,如今到医院看病减少了一些检查,费用也有所降低。
RU19恶性增生性疾病(又称恶性肿瘤)的化学/免疫治疗,儋州市人民医院的费用是7670.7元/次,与国家二级医院的8281.75元/次,减少了611.05元,而且患者治疗时间也减少了几个小时。医院医保办主任曾春美说,这是他们医院2017年实施新农合DRGs支付改革以来的效果,同时,新农合DRGs支付也实现了患者、医院、新农合三方共赢的局面。

儋州市人民医院(市农垦医院)患者可在社保金融自助一体机查询DRGs支付明细。南海网记者王全印摄
新农合DRGs支付国家试点落地儋州 推进精细化管理
根据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排,儋州市人民医院开展新农合DRGs支付国家试点改革。
新农合DRGs支付是指“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让医院和医生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医保基金支出增长,减少对患者的过度治疗,降低看病费用支出。
儋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梦靓介绍,新农合DRGs支付与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不同的是,DRGs是按疾病严重程度、治疗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程度等病例分组,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等,将患者的疾病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把病人的治疗和所发生的费用联系起来,同一组疾病医保支付相对固定的费用给医院,结余归医院,超支医院承担。目前,儋州已形成76个病种,483个DRGs组,病种和DRGs组随着患者增加也在不断增加。
儋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吴开福介绍,儋州市人民医院(市农垦医院)是海南省首家DRGs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院,2017年1月进入试运行,新农合DRGs支付改革初期,面对新医改形势及DRGs支付改革试点的现实情况,儋州市人民医院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及时调整相关管理政策,做好新农合DRGs支付改革,推进医院控制成本、优化收入结构和精细化管理。

儋州市人民院(市农垦医院)新农合DRGs支付窗口。南海网记者王全印摄
新农合DRGs支付实现三方共赢,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政策支持、制度完善,儋州市人民医院新农合DRGs支付改革变化明显。
自2017年儋州市人民院实施新农合DRGs支付以来,人均住院费用减少14%,业务收入减少3.7%,但是医院手头更松了,主要原因为无效收入(药品收入)减少,医疗服务性收入增加4.71%,医师违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次数占比从去年2.7%降至1.5%,同期占比下降1.2%,各项新农合DRGs检查项目达标比例均提升。
儋州市人民院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开展新农合DRGs支付,在保证总权重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诊治难度大的DRG组权重,减少诊治难度小的DRG组权重,鼓励科室多开展新技术,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因实施DRGs支付方式改革,病案质量管理得到不断加强,大力推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控制医疗费用,推动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真正成功实现了患者、医院、新农合三方共赢。
儋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吴开福说,新农合DRGs支付按照“结余归己,超支自担”的原则,医院针对每个疾病组预付的DRGs结算标准,都会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查和治疗,使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尽量低于预付的DRGs结算标准,但参保人仍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医保政策进行报销。通过新农合DRGs支付杠杆,不但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也减少了参保人个人医疗费用支付负担,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5月16日 南海网记者王全印)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