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4家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101种病按病种付费(三亚的医疗)
5月3日,三亚日报记者从三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三亚市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推行以按病种付费和医保总额付费为主、继续推行按住院次均定额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患者将少花钱,享优质服务,看病就医将更便捷。
按病种付费和医保总额付费为主,推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通过实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支持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推动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人社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医保支付方式有哪些变化?该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方案,我市将推行以按病种付费和医保总额付费为主、继续推行按住院次均定额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全市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如何推行改革?结合三亚市情,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住院次均定额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普通门诊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同时,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在三亚市原有单病种付费的基础上,试行全省统一确定的按病种付费方式的100个病种及支付标准,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探索将日间手术、适宜中西医治疗的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建立健全谈判协商机制,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付费标准,引导适宜技术使用,节约医疗费用。
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
据悉,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亚市将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措施。首先,严格规范基本医保责任边界,基本医保重点保障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原则的药品和医疗服务的费用。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推动医疗联合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其次,全面开展医保总额控制。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再次,协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相关改革。建立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医疗费用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建立医疗机构效率和费用信息公开机制,将费用、患者负担水平等指标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参保人就医选择提供参考。
4家医院先行改革 101种病按病种付费
目前推行情况如何?遇到什么难题?就此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推行时间短,很多患者对该政策并不全知晓,而一些医务人员也不理解,按常规操作。他表示,改革就是让百姓花最少的钱,享最好的服务。“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也能把费用降下来,少花钱。而对于医院来说,能控制费用,减少成本,节约医疗成本。”
“但最担心的事,就是遇到一些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医院为了节约成本,在药物和检查过程中‘缩水’,该做的检查也没有做,缩水治疗,这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损失。”该负责人道出了担忧。
“为了让政策更好地落地,我们在四个医改院中先推行,随后逐一推行,实现全市全覆盖。”据其介绍,目前,三亚市有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有101种,已经在农垦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4大医院先行。
“下一阶段,要开展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结合门诊就医和医疗费用支出特点,先行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探索实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该负责人说,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