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团圆 儋州老公安王明海一家三口坚守战疫一线(儋州公安局王敏)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 见习记者曹马志
8月18日清晨6时许, 儋州市“00后”大学生王健辉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那大镇城北社区核酸检测点,穿好白色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和橡胶手套,很快投入到紧张的采样志愿服务活动中。
“请打开健康码。”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王健辉拿起密封在透明塑料袋中的手机,只听见“滴”的一声,扫码确认人员信息无误后,他挥手示意让男子来到核酸采样区。早上凉快,来做检测的居民逐渐排成长队,他几秒钟就要采集信息一次。
“我没带手机,用身份证可以吗?”“可以的”,期间有位70多岁的老人过来询问,王健辉语气坚定回道。用戴着橡胶手套的手,隔着塑料袋录入老人的身份证号,登记好信息后,老人很快完成采样。
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趁着下一位居民来之前的间隙,他赶紧拿起旁边的消毒液喷壶,对桌面工作区域进行了消毒,尤其朝放置身份证的接触面多喷了几次,空气中顿时飘起一股淡淡的酒精味。
等到中午采样结束,王健辉已经为近千位社区居民进行信息采集。脱下全身的防护装备,他的头上像刚洗过一样,衣服早已湿透,冒着热气,拧一把衣服一角,汗水在地面溅出一块水痕。换上从家里带来的干净衬衫,他拿起手机一看,原本满格的电所剩无几,机身有些发烫。
“哈哈,不怕,你瞧,这是我老爸的充电宝。容量大,好用,我就‘顺手牵羊’了。”王健辉将充电宝连接上手机,就近找了个凉快地,蹲在地上,和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吃盒饭,“干这个志愿者,真是个体力活,现在饭吃起来真香。”
这个时候,王健辉爸爸王明海,值了前一天的晚班,正在家里休息。52岁的王明海是儋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一名老公安,也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和2100多名公安系统的同事,迅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在道路执勤点、高速路口检查点、社区封控卡点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18日下午,记者采访王明海时,经过他的同意,翻阅他手机上的战疫一线执勤记录,不经意发现一个微信群,群里有只有三个人,近期里面的内容大多是《怎么正确戴口罩》《口罩的分类和防护标准》《如何科学穿脱防护服》等文章,交流个人防护知识。
“这是我们家的微信群,就我、阿辉和淑艳,疫情以来,自动转化为‘工作群’了。”王明海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林淑艳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该医院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实行闭环管理。林淑艳不能回家,吃住工作都在医院里,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抗疫一线中。
王明海说,疫情后,他们一家三口都没有在一起吃过一顿饭,儿子每天要去当战疫志愿者,他得去抗疫一线执勤,妻子在医院里忙着。“只有在微信群里,一家人才能凑在一块,在线上实现‘团圆’。”他说,他们只是儋州百万居民的一份子,大家都在用心为抗疫出一份力,希望早日战胜疫情,每个小家都面对面吃上团圆饭。
“不好意思啊,我得赶去值班了。”快到下午6时,王明海当天短暂的休息时间结束了,匆匆赶往值守点位,要值守到第二天上午8时,又是忙碌的抗疫时间。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