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党旗红|党旗飘扬在儋州渔港战疫一线:渔港静下来 支部“动”起来
■ 见习记者 曹马志
8月23日晚,儋州白马井中心渔港,岸上一排集装箱房,灯火通明,点亮静谧的夜空。
出了集装箱,陈国、符冠历、邓克富,打着手电筒,沿着狭长的码头徒步巡查渔船的停放情况,守护渔船安全。
他们都是儋州驻白马井中心渔港党员先锋队的队员。本轮疫情发生后,白马井中心渔港于8月3日起全面封闭管理,这个儋州最大的渔港按下“暂停键”,昔日繁忙作业的港口静了下来。
随着疫情发展,紧邻港口的多个渔村相继被列为高风险区,将渔港“包围”在其中,防疫形势严峻。儋州推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422艘渔船进港停泊,1756位渔民在海上生活,儋州如何既能守住疫情防线不留死角,又能保障好渔民们的生活不断档?
疫情面前显担当,支部建在防疫一线。8月3日,儋州市成立白马井中心渔港临时党支部,该市农业农村局和白马井镇联合组建由30人组成的渔港党员先锋队,24小时驻守港口,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守护群众共战疫情。
核酸采样“动”起来——与时间赛跑,和病毒较量,临时党支部及时组织多轮的核酸检测采样,党员先锋队“牵手”医护人员,建立常态化的“海上核酸采样小分队”,上船给渔民、渔获、渔船环境采样,检测不漏一船、不落一人。
物资保障“动”起来——临时党支部克服静态管理下供应紧张、物流受阻等难题,想方设法找到稳定货源,开辟运输绿色通道,党员先锋队和本地渔民一块成立海上“快递小分队”,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
抢救渔获“动”起来——针对钓具渔船上滞留的渔货,临时党支部急渔民之所急,在对渔获多轮检测合格后,联系爱心企业,将价值数百万元的3.4万余箱渔获运到冷库中储存,避免渔民损失。
“渔获安,渔民稳。”儋州驻白马井中心渔港党员先锋队队长曾德山说,经过多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结果均为阴性。为满足渔民需求,他们和相关部门充分评估后,联系了白马井镇的隔离点和渔村,“点对点”闭环运输,陆续组织渔民上岸。目前,1756位渔民全部上岸,足不出户,定点隔离。
白马井中心渔港临时党支部书记蒙小明介绍,该支部切实发挥疫情防控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织密全市疫情防控的“海上防线”。截至8月23日晚,白马井中心渔港所有渔民和驻点工作人员,未出现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党员干部冲在前,筑起抗击疫情坚固防线。本轮疫情发生后,儋州组织7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就地转化为志愿者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勇当先锋、争作表率,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海南日报那大8月23日电)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