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定安高林村:探花故里今胜昔(海南定安高林村)

定安 0 6944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定安高林村:探花故里今胜昔(海南定安高林村) 定安

张岳崧故居。通讯员 程守满 摄

村庄名片

高林村位于定安县龙湖镇与海口市甲子镇交界处,至今已有264年历史,全村48户253人,是海南历史上唯一探花张岳崧的故里,拥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誉。村庄完整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房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齐划一,七纵三横的巷道,规划脉络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设规划的村庄。该村民居90%为清代建筑,尤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岳崧故居、张氏宗祠为代表,同时还有“日月井”、古官道、驼峰木雕、匾额、张岳崧手书阴刻葵木楹联等。

■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通讯员 程守满

  在锦山秀水中沿着弯曲村道前行,不过短短几分钟就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古老的清代建筑鳞次栉比,葱郁的百年树木随处可见,雨后湿滑的青石板道上不时有垂髫小儿追逐而过……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定安县龙湖镇里变村高林村民小组。作为清代探花张岳崧故里,这里越来越受各界瞩目,而其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做法,更促进其自身发展,并逐步走上物质丰富、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之路。

  守村容村貌 传教育之风

  7月2日一早,高林村就迎来了定安县税务局一批党员前来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这里古建筑古朴和谐,远离喧嚣,维护得很好。”站在张岳崧故居前,定安县税务局工作人员李醒雅发出感叹。

  “我的祖先张岳崧当年受林则徐委托,协理雷州和琼州禁烟事宜……”伴着村民张党权的义务讲解,大伙儿开启了“穿越时空”的张岳崧故居之旅。

  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巷道中,推开张岳崧故居的沉重木门,以此为中心的方圆20余亩地都是村里规定的“核心保护区域”。在这片区域里,无论高官富贾都不允许修别墅洋楼,只能修旧如旧以保持村子的古朴风貌。村里的老人颇为得意:“就算探花郎回村,仍能沿着当年踏过的青石板路找到自己的家。”

  不变的不止村容村貌,还有高林人骨子里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尊崇。

  小康生活是什么?高林村的答案,是经济要发展,还要把书读好。“重视教育是高林村的传统,书读好了,生活才会好。”临近高考,张岳崧教育基金会会长张昌赋又忙碌起来,统计今年村里的高考人数,待高考成绩出来后为他们壮行。

  高林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在这里,耕读传家、劝学助教的传统代代相传。每年,张岳崧教育基金会都会为学生发放奖学金,不仅为村里孩子上学减轻家庭负担,更成为村庄文化传承的纽带。

  “2003年,村里有4个孩子家境贫困,小学还未毕业便相继辍学,让村民痛心不已。”基金会发起人、理事长张贵介绍,为帮助他们延续学业,他组织村民合力资助了这4个孩子,并共同发起成立基金会,让村里孩子不因贫困辍学。

  “基金会成立后,我们在每年大年初一都会为上进学子送上‘教育红包’。”张贵说,学子在全村人的祝福和见证下获得资助、奖励,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传承,有不少已毕业的学子也通过基金会反哺家乡。“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的第一笔工资,他全数捐给了基金会,以鼓励其他孩子积极求学。”张贵说。

  如今,已连续开展18年的颁奖礼,早已成为高林村的特殊习俗。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540名学子获得奖学金,其中不乏就读于复旦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学生。

  学子心怀感恩远行追梦,亦不忘返乡带回教育新风,通过交流座谈会、专题辅导课等方式帮助同村的弟弟妹妹们提升学业水平。即使是平常周末,在外担任教师的村民回乡小住,也不忘抓紧时间给村里的儿童少年上一堂课。

  立村规民约 树文明新风

  “高林村村民对于村庄的发展,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团结。”从省直机关工委到里变村开展工作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张小伏,对高林村的发展有着格外深刻的感受。

  2019年2月,初到高林村的张小伏,面临的首要工作就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里变村下辖7个自然村,部分村庄积习难改,曾出现畜禽散养,污水横路,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

  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商讨后,张小伏决定将高林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号召其他村庄学习,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高林村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作用,建立起自治组织架构,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议事规则”和“议事机制”,村里大小事务均须经过村民议事小组公开讨论,民主表决通过后方能付诸实施,在村庄卫生垃圾治理方面亦建立起严明的村规民约。

  “别看我们的村规严明,其实里面也透着感人民风。”里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泰学说,就拿农村垃圾治理来说,村规要求每家每户各自定期打扫自家前庭后院,对各条古石村道也实行“包干到户”,到了年末还要进行评比。“其实我们村很多户人家常年在外,村里的邻居会主动帮忙打扫,让整个村落干干净净。”

  近年来,高林村越来越多村民外出务工,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这还不够,要让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在小康路上走得愈加幸福。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高林村大力改善村级文化设施,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村里不仅有了文化广场、休闲木亭、村庄宣传栏,还建设了农家书屋等。“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很多村民、孩子来这里读书,我没有讲解任务的时候,也会在这里看看书、充充电。”张党权指着农家书屋里的各类图书充满幸福感地说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定安高林村:探花故里今胜昔(海南定安高林村) 定安

航拍清晨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促产业增收 奔小康致富

  仲夏时节,漫步在高林村的木栈道上,草丰林密,鸟鸣啾啾。

  张党权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因其义务讲解多年,里变村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助其脱贫摘帽。

  与此同时,各个帮扶单位为高林村8户贫困户购买牛、羊、猪、鸡或槟榔苗、胡椒苗等扶贫物资,帮助他们开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并开展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村民的种养技能,助力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近两年,各帮扶单位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也成为帮助高林村贫困户脱贫的主要动力,已经帮助该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出列,走上小康致富路。而当前,新的产业也正在加紧打造。

  “不远处就是我们已经打造的野菜基地。”张小伏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空地说。走近一看,20多亩菜地已经种上了绿油油的五指山野菜等各类菜苗,全是经过乡村振兴工作队考察后精挑细选的走俏菜品。

  不仅如此,近些年来,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黄皮、椰子等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在张小伏眼里,这也将是一种生财之道。“结合高林村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采摘经济,游客来了能消费,走时还能带走特色农产品。”张小伏说,一个乡风文明、产业丰富的古村正焕发新的发展生机。

  2003年

  高林村成立张岳崧教育基金会,迄今已为五百四十多名学子发放奖学金

  2010年12月13日

  高林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定安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古村

  2015年10月-2016年5月

  张岳崧故居及张氏宗祠修缮,古建筑得到保护

  2017年

  成立定安高林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里变村二十七户一百零一人发展种植业

  2018年

  张岳崧书画展、史料展陈列布展

  2018年12月

  张岳崧柏香山馆重修建门

  2019年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2020年

  修缮观光木栈道,发展野菜种植产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定安高林村:探花故里今胜昔(海南定安高林村) 定安

Vlog探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扫码看高林村美景

监制:陈成智 策划:张杰

编导:刘冀冀 出镜:包若言

拍摄:周达延 实习生:郭杏益 剪辑:周达延

文明乡风铸牢发展根基

■ 刘梦晓

行走在高林村数百年的青砖古道上,文化和岁月赋予高林村温润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无论是从张岳崧年代就流传下来的家训、官箴、民则等,还是如今村民商讨制定的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村干部“十应十不准”、村民党员“十带头十不许”等准则,不难看出,高林村始终传承着文明发展的基因。

乡风文明,是高林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底色。高林村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的过程中,营造了人心向上、人心向善、人心向好、人心向美的社会风尚,积聚了发展的正能量。面对游客,虽是陌生面孔,无论走到哪里,村民们总是笑脸相迎;尽管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村里人却没闲下来,热情接待八方游客;为了让游客能在村里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村民充实自我,提升服务意识,支持硬件设施打造,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推进乡风文明行动,乡亲们精气神十足;发展产业种植、养殖,将古村的产业种得更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精心呵护村庄生态环境,留住美丽乡愁……殷殷期盼过上小康生活的村民们,正感恩奋进,全力建设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探花张岳崧后裔张党权:

守住文化遗存讲好小康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定安高林村:探花故里今胜昔(海南定安高林村) 定安

张党权

我叫张党权,是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村民,也是张岳崧直系第七代后裔。我经常给慕名而来的访客,讲解张岳崧的历史往事。

由于高林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过去,村里的古建筑因保护不力,曾在风雨飘摇中日渐颓败。村里也因为经济落后,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剩下一些老人小孩在村里留守。可张岳崧在海南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每年依然吸引着不少游客、学者及媒体记者等前来探访,且逐年增多,村里却没人给客人详细介绍张岳崧的历史。

作为探花后人,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0年时,我放弃了在外打工谋生的工作,回到村里当起张岳崧历史文化的义务讲解员。

为了更准确地讲解史实,将张岳崧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我跟村里老辈长者长聊,从书上报上阅读,向来访文人学者讨教,不断学习补充张岳崧的相关史实与事迹典故。近两年,为加深对张岳崧的了解,加深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理解,我还专门到海口参加一些传统文化讲堂及相关社会义工活动,进一步学习提升。

20年来,我已陆续接待了十多万人次慕名而来的游客、学者。对我来说,我要守住的不仅是我的先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瑰宝,更是海南古代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今,各级部门不断重视海南历史文化,已经下拨专款修缮了张岳崧宗祠及故居等古建筑,加强对这里珍贵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继续讲好探花故里的发展新故事。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整理)

#定安#探花#故里#走向#小康生活#高林#今胜昔#小康#我们#生活
我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我们的秘密我们一起摇太阳我们的爸爸我们都在平凡的日子里拼命挣扎歌名我们的英文我们在黑夜中相拥我们都要好好的 电视剧免费观看我们恋爱吧我们的拼音我们四个人换着睡我们的交换日记我们的爸爸综艺在线观看免费版我们的爸爸综艺在线观看我们开学啦图片我们的爸爸综艺我们的歌我们的少年时代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生活感悟经典句子生活大爆炸生活最真实的句子生活不易的正能量句子生活很暖很治愈的短句生活很苦自己加糖最后的期待叫未来可期生活百般滋味 人生需要笑对生活家生活在别处的我电视剧免费观看生活图片生活片a欧美生活大片免费观看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生活中的数学生活圈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生活黄页生活小妙招生活大爆炸第二季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生活大爆炸第四季生活大爆炸第三季生活大爆炸第七季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生活大爆炸第六季故里是什么意思故里逢春故里与故乡有何区别故里炸鸡故里的情侣网名故里逢春歌曲故里归长安故里逢春歌词故里的拼音故里的近义词故里竞速神故里和故乡有什么区别故里花开短剧免费版完整故里逢春原唱故里飞花故里逢春 歌词故里归舟寻旧梦故里 意思故里虾饼故里丰境故里草木深故里三陈故里龙临定安县属于哪个市定安旅游景点有哪些定安天气定安县定安天气预报未来15天定安县地图定安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定安县人民政府定安人口定安小吃定安诊所定安护老院定安皮肤科定安诊所体检时间定安 诊所的图片定安路1号定安小馆定安姓氏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