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吸毒仔今天忙致富!万宁小伙办工厂带动村民脱贫(万宁毒枭)

卓祥辉(中一)给槟榔加工厂的贫困户发放本金和分红。卓祥辉提供
“作为一个企业、合作社,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槟榔产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贫困户来我厂就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脱贫致富。”万宁市大茂镇红石村万宁鑫辉槟榔加工厂厂长卓祥辉说。尽管卓祥辉曾误入歧途沾染毒品,两次戒毒后他痛改前非,戒掉毒瘾后办起了槟榔加工厂,帮助戒毒康复人员重归社会,帮助贫困户靠劳动脱贫致富。
年轻小伙沾染毒瘾 三次戒毒重归社会
卓祥辉是万宁市长丰镇南联村委会甘塘村人,今年39岁的他双目有神、说话有力。但在1998年,年仅19岁的他却沾染毒品。“我当时在海口杀猪卖猪肉,可以说每天有钱赚,每月有积蓄,但自从吸了毒后,几个月就花光了所有的钱。”回忆起那段过往,卓祥辉不断摇头。
后来,卓祥辉回了万宁家中戒毒,但村里的“毒友”找了过来,卓祥辉经受不住诱惑开始复吸。2003年,卓祥辉在周围人鄙夷、厌恶的目光中突然醒悟,他自愿到海口强制戒毒。
2003年-2009年间,卓祥辉在戒毒与复吸中痛苦挣扎,父母和妻子都不愿见他。在戒毒所里,管教民警的真诚和耐心加上卓祥辉自身对毒品危害的深刻认识,他不愿让年迈的父母伤心,不愿让相爱的妻子失望,更不愿让年幼的儿子今后因为父亲吸毒而遭受别人的白眼,他下定决心,一定戒掉毒瘾,让自己的人生回到正轨。
2009年11月21日,已经是第三次戒毒的卓祥辉从戒毒所走了出来,从此开启了他新的人生篇章。
不惧白眼 “瘾君子”变成企业家
卓祥辉开始跟着父亲四处收购胡椒、益智。起初,家人还是不相信卓祥辉真正戒毒,而且村子的邻居也不愿与他接触。卓祥辉没有理会这些异样的眼光,他正常地劳动、吃饭、做家务……有吸毒人员来找,他避而不见或跟吸毒人员讲解毒品的危害。渐渐地,家人对卓祥辉放心了,给他本钱做生意。卓祥辉没有辜负父母、妻子的信任,拿着1万元本钱自己开始收购。
2012年,卓祥辉的父亲被检查出患上鼻癌,家人都担心恐慌,穿梭于父亲治疗和生意奔波中的卓祥辉,更是遇到雪上加霜困境,2013年,由于槟榔行情不景气,卓祥辉一下亏了百余万。
这次亏本没有击垮卓祥辉,而他也没有想过再从毒品处寻找“慰藉”。“男人说得出做得到,而且通过自己几年的努力,大家都重新接受我了,我更不能重回老路。”卓祥辉说,2014年,他重整旗鼓,向亲戚朋友借了钱,继续干起槟榔加工生意,当年他就赚了钱还把所有的外债全部还清。
2015年,卓祥辉响应政府号召,把原先的土灶全部拆除,建起环保烘烤槟榔设备的鑫旺槟榔加工厂,创办起以收购、槟榔初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鑫辉槟榔产销专业合作社,加工槟榔青果。
除了做槟榔加工生意外,卓祥辉还继续收购瓜菜、药材等。生意不断做大,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7年卓祥辉继续扩大槟榔加工厂规模,新盖起来几百平方米的厂房,产值一下超过2000万。
工厂吸纳贫困户、戒毒康复人员 用行动回报社会
“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我们要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在槟榔加工厂,这是卓祥辉经常跟厂里吸纳的贫困户、戒毒康复人员经常说的话。
在卓祥辉看来,自己虽然曾经误入歧途,但社会上很多人都没有放弃他,而是伸出手把他一步步拉出“毒渊”,自己现在生活好了,就要帮助有需要的人。“戒毒康复人员要就业比较困难,贫困户他们往往因为很多不可抗力造成贫困,我要帮助他们。”卓祥辉说。
2016年,卓祥辉创办的槟榔加工厂共有60多名工人,其中包括20多名贫困人员和6名戒毒康复人员。2017年,在长丰镇政府的号召下,卓祥辉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响应号召,以用工、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南联村委会贫困户20户贫困户60人脱贫,当年年底发放本金和分红给贫困户共84000元。今年,卓祥辉继续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共吸纳50户216人加入合作社,年底保守预计给贫困户发放本金和分红达到302400元。
“这里工作每天都有工资,而且包吃包住,本金、分红、工资都是按时发放,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曾经是贫困户的卓祥雄说。对于厂里的戒毒康复人员,卓祥辉经常对他们进行劝导、教育,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增强他们对毒品的防范意识,防止“复吸”。
“戒毒康复靠意志,摆脱贫困更靠意志。”卓祥辉说,自己会竭尽所能,继续吸纳贫困户、戒毒康复人员工作,为贫困户摆脱贫困打下基础,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万宁9月4日讯 南海网记者高鹏 通讯员杨艺华)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