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变“金宝宝” 万宁南桥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种桑养蚕基地)

贫困户黄振清打理着蚕房内的蚕茧。南海网记者高鹏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万宁10月1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高鹏)10月16日,南海网记者来到万宁市南桥镇孟果村,眼前一片桑田郁郁葱葱,不远处的贫困户黄振清正在蚕房里打理着已经结茧的蚕宝宝,眼里满是喜悦。
“我在今年加入镇里的种桑养蚕产业,2批蚕茧已经成功卖出,净赚近2000元。”黄振清说,由于自己之前不懂种桑养蚕技术,加上桑叶要4个月的成长期,他仅养殖了数量不多的蚕,但看到种桑养蚕带来的收益,他决定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这批蚕养殖了约2万5千条,预计这批蚕茧可以收入2400元。
南桥镇南桥村、孟果村等属于典型的偏远贫困山村,村民们历来以传统农业为主,收入微薄,因此农民缺乏耕种的积极性,致部分土地撂荒。
为开拓精准扶贫新路子,村委会干部、镇干部积极探索致富路子,2017年底引进种桑养蚕龙头企业,鼓励村民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种桑养蚕业。
据了解,企业与村委会以每亩500的价格承包了136亩种植桑树示范地,提供种桑养蚕的肥料、资金、蚕种、桑苗给村民,还出资建设蚕房,整修了排水渠等基础设施,村民生产出来的蚕茧均由企业进行保底价收购,并定期到村里给村民、贫困户开展技术指导。

万宁市南桥镇孟果村种植的桑田。南海网记者高鹏摄
黄坤鹏是南桥镇南桥村种桑养蚕带头人之一,今年以来,他已卖出6批蚕茧,净收入近2万元。“我之前只种植了6亩桑田,今年计划再种植18亩桑田,扩大养蚕量,让腰包更鼓。”黄坤鹏说。
“看到村民、贫困户通过种桑养蚕产业赚了钱,真是太高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贫困户愿意加入,共同发展。”南桥村委会村干部林鸿平说,政府有补贴、企业有投入,村民、贫困户只要愿意加入、愿意劳动就能有收入。
南桥镇委副书记郑道学说,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解决了农户缺乏蚕种、技术等问题,企业还以保底价方式收购解决了销路问题,通过企业带动形成规模和品牌效益。全镇第一批有25户(其中包括10户贫困户)村民参与种桑养蚕,种植桑田136亩,今年全镇计划增加桑田573亩,扩大种桑养蚕规模。
今年9月,万宁市出台《万宁市南桥镇种桑养蚕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将打造南桥种桑养蚕产业小镇,预计到2018年底种桑面积将超过2000亩,到2020年底,种桑面积将达到5000亩以上。在扶持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拨付200万元资金给项目公司,作为标准化桑田及桑苗培育基地、标准化蚕房示范基地和小蚕共育中心建设资金。项目公司统一按政府采购指导价销售桑苗和小蚕给农户。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