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需、解民忧、惠民生!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推进(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在美兰区演丰镇演中村,有一个地方是人气最旺的,无论是健身、娱乐、学习,村民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项目。这里环境宽敞明亮,服务设施齐全,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体验。
这里就是演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努力下,实践站依据群众需求划分9个功能室,配齐硬件设施,同时,成立多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常态化的贴心服务。
现在,美兰区59支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他们深入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服务精准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7月13日,在三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来自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的老师教授孩子学习琼剧基本功,丰富孩子暑假生活。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听民需:群众点单 志愿上菜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中,美兰区坚持倾听群众需求,精准匹配志愿服务资源,让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泡沫纸,还用它画了家里种的大菠萝。”7月11日,在美兰区大致坡镇栽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学生曾欣欣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创意手工画,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当天,大致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美丽童画 季忆留夏”素描艺术课堂,多位专业素描老师现场授课,曾欣欣和小伙伴们都听得很仔细。
“让农村娃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上兴趣班。”大致坡镇委委员符惠妤告诉记者,现在,正值暑假,通过开展艺术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度过更有意义的户外“课堂”。
符惠妤介绍,该志愿服务的诞生来源于群众点单。原来,作为挂点栽群村的镇领导,她通过村“两委”会议、一对一走访等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许多村民都提出希望能在村里举办兴趣班,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后来,她就联系专业的社工组织,陆续开展多期志愿活动,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美兰区开展的多元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群众所需,践行为民便民利民理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服务传递到千家万户。
解民忧:民本至上 暖人心扉
美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中,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定期联系探访、分众化组合式宣讲等接地气的方式,真情帮扶,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55岁的陈明好没有想到,一次不经意的“嘟哝”,却有了快速的回声。在今年美兰区开展的“千名党员进万家 真情实意暖民心”活动中,美兰区白龙街道和美舍社区党员干部到老陈家走访,临结束的时候,老陈轻轻叹息,“家具都快不能用了,有的桌腿都烂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白龙街道党员张坤和同事默默记下了。作为扎根基层多年的社区干部,张坤对老陈家的情况很熟悉:一家三口人,因为长期贫困和缺乏劳动力,老陈家是社区最贫困的家庭之一。
为帮助老陈家更换家具,白龙街道办筹集了5000多元,购买了木质沙发、茶几、电视柜等全套家具,并找来小货车送到老陈家。此外,10余名志愿者还对老陈家进行了彻底大扫除,面貌焕然一新。
惠民生:紧扣大局 服务发展
不忘惠民初心,加快发展步伐,让群众共享更大发展成果。
用心用情,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窝。美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中,创新出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探访联系困难群众制度。各级党员在慰问过程中,由干部带领群众共同学习新思想新理论,让群众不仅领到“物质红包”,也能领取“精神红包”。
为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美兰区创新开设“江东微讲堂”,常态化组织全区40组161名党员干部组成志愿小分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战斗堡垒,到基层一线、百姓家中,宣传宣讲新思想、新政策,并在宣传过程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党和政府选的搬迁日就是良辰吉日,征拆工作我们全力支持。”在江东新区美兰机场二期项目征地过程中,涉征村庄中最大公庙—灵山镇福玉村集体公庙搬迁现场,村民林芳吉的话语赢得全村人的认同,很快,集体公庙顺利完成拆除。为支持征拆工作,老党员林芳吉不仅主动做乡亲的思想工作,还带头签约,将自家宅基地交给征地工作组,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以心换心的深入宣传赢得的是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江东新区动迁工作多次刷新“美兰速度”,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美兰加快落地建设。
琼山开展“人民调解+普法”志愿服务活动 调处债务纠纷 就地化解矛盾
“多亏你们的帮助,林某欠我的货款问题得到了解决,非常感谢!”当事人邓某紧紧握住调解员王成义的手连声道谢。7月10日,琼山区云龙镇云蛟调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人民调解志愿者王成义成功调处一宗集体债务纠纷,就地化解矛盾,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日前,当事人邓某一行6人到云龙司法所反映:林某在玉仙村附近开了一家木料颗粒加工厂,邓某一行分别为林某提供木料。现已拖欠其6人大约10万元左右木料钱,多次讨要未果,林某均以过几天就给为由一直拖欠不给。人民调解志愿者王成义当时电话联系林某得知,林某不在本地,调解工作暂时搁置。
7月10日,邓某一行致电云龙司法所,声称林某在厂里,恳请专职人民调解志愿者出面处理。王成义立即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当事人激动情绪一边做林某工作。
起初林某还闪烁其词,但在人民调解志愿者的耐心劝说下,林某最终同意与邓某一行商谈欠款事宜,并当场写好货款欠条并签下名字,明确承诺还款金额与还款日期,纠纷成功化解。
琼山区作为全国50个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单位之一,琼山区司法局结合该项工作,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人民调解志愿服务队,开展“人民调解+普法”志愿服务活动。
连日来,专职人民调解志愿者走街串巷,到田间地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多形式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成功化解了合同、山林土地、人身伤害、债务及邻里等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发现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人民调解志愿服务队通过快处快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疙瘩化纠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立足于实际,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方法,不断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继续为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添砖加瓦,为建设‘文明琼山’‘法治琼山’作出新的贡献。”琼山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
感受亲情 留住团圆 传递幸福
免费拍摄全家福活动获称赞
炎炎夏日,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们背着摄影设备,顶着烈日,驱车驶入一个个村庄,轻轻敲开需要服务的群众家门。这是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琼山区文联、琼山区摄影协会、云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云龙镇开展“留住团圆——送全家福照片”活动。

志愿者正在为群众拍下的全家福。海口日报记者 史瑞丽摄
“您好!我们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接到你的点单,专程来为您拍摄全家福。”云龙镇的几户人家,早早地就换上了新衣服,待志愿者们一到,便整齐地站出队形,摆好姿势。“这个活动让我们很满意,我们家一直都缺少这样一张全家福,摄影师们拍得非常好!”刚刚拍摄过全家福的苏女士告诉记者。
拍摄完毕后,志愿者与拍照家庭一同挑选照片,确保将每个家庭最美好的一面记录下来,并将群众最满意的全家福照片装上精美的相框后第一时间送到群众家中。

志愿者们为群众拍下的全家福。海口日报记者 史瑞丽 摄
日前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龙塘镇的拍摄活动还吸引了很多居民现场报名参加,随着摄影师的相机快门被不停地按下,一张张洋溢幸福的全家福记录下了美好的瞬间。
此项活动是琼山区“党建+关爱”系列志愿服务组团中的一项重点志愿服务项目,结合了具有琼山特色的党员探访制度,为有需求的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让大家感受亲情,留住团圆,传递幸福。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