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桄榔庵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报告出炉(桄榔庵怎么读)

儋州桄榔庵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报告出炉(桄榔庵怎么读)

儋州桄榔庵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报告出炉地下基础部分保存较完好,庭院、正堂等建筑单元结构完整桄榔庵遗址中发现的酱釉盏。本报那大2月16日电(记者曹马志)2月16日,海南日报记者从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获悉,桄榔庵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报告已经出炉,为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提供更多考古实证。考古结果显示:虽然地上建筑部分几乎不存,但地下基础部分保存较完好,庭院、正堂、天井和后堂等建筑单元结构完整...
历史人文 3456 0
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海南珠崖郡)

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海南珠崖郡)

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发掘出土的瓷碗。发掘出土的兽面瓦。本报海口1月7日讯(记者 习霁鸿)海南日报记者1月7日从海口市旅文局获悉,经过对珠崖岭城址数月的发掘,珠崖岭考古工作队取得重要收获,共发现建筑基址2处、柱洞76个、灰坑24座、城外壕沟1条,并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为了解海南岛汉唐时期的行政设置及沿革、社会生活、手工业生产,以及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情...
历史人文 7316 0
考古专家——栗建安(栗建伟简介)

考古专家——栗建安(栗建伟简介)

    倾听瓷片喃喃细语                                “china”,闻名全球的中国陶瓷,因其沉眠于中西方贸易的航道上,器型、纹饰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又兼具航线沿岸国家特色,由此得名外销瓷。一位考古专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沉醉于中国外销瓷的研究,并在与瓷片相伴的半生缘里,时常奔波于海南与福建之间。  一个偶然注定一生的研究  谁曾想到年逾花甲的中国学...
历史人文 5380 0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穿越时空,探秘深蓝寻宝藏日前,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吸引观众驻足观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10月2日,位于琼海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厅,游客马潇潇戴上VR眼镜,一秒“穿越”到深海...
滚动 6411 0
2024听,海南考古“好声音”(海南好声音2021)

2024听,海南考古“好声音”(海南好声音2021)

从昌江史前洞穴遗址、白沙南或河遗址到文昌大有遗址……2024听,海南考古“好声音”东方市白查村谷仓。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文昌大有遗址出土的陶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A昌江史前洞穴遗址:为研究海南岛古人类起源提供实证回顾2024年,海南考古人围绕旧石器时代文化、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珠崖岭城址考古、黎族传统聚落考古等热门课题开展系列考古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考古成果。昌化江流域台地...
历史人文 5919 0
苏东坡谪居海南之所——桄榔庵遗址首次启动考古发掘(苏东坡海南故居在哪里)

苏东坡谪居海南之所——桄榔庵遗址首次启动考古发掘(苏东坡海南故居在哪里)

苏东坡谪居海南之所——桄榔庵遗址首次启动考古发掘寻迹桄榔庵桄榔庵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现场出土的青釉碟。海南日报记者 曹马志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历近千年,苏东坡带头凿的一口水井,仍然水流汩汩,四季不竭,润泽着一方百姓。吃水不忘挖井人,后人将这口井命名为东坡井,所在村子改名为坡井村。东坡井向东南百余米处,是比这口井早诞生数月的桄榔庵——苏东坡得众人相助,在一片桄榔林里,筑起3间茅草屋,成为...
历史人文 2185 0
在海南乡音里考古(海南 考古)

在海南乡音里考古(海南 考古)

三亚市民郭亚清夫妇用疍家话唱咸水歌。特约记者 陈文武 摄文\本刊特约撰稿 杨树唐代诗人张籍有诗云:“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语言自有其延续发展的规律,汉语系方言是古汉语的“后代”。历史上海南岛是一个移民岛,先民们因贬谪、驻扎、谋生等原因迁徙登岛。受孤悬海外的地理环境所限,海南曾经长时间与外界沟通不便,这虽然阻碍了文化交流,但也为保持方言的纯度创造了条件。现如今,海南话、儋州话...
历史人文 24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