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 扩大自贸港“朋友圈”共享发展成果

9月10日下午,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海南自贸港三亚经贸合作交流大会在南宁举行。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供图
邕江之畔,琼桂之约。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10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海南组团参加本届博览会,宣传推介海南自贸港政策,开展主题招商对接活动,深化交流合作。当天下午,海南自贸港三亚经贸合作交流大会如期举行,来自广西、海南等地政府部门、参展企业代表及自贸港建设领域专家共约120人参会,共同探讨海南自贸港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联动机制,深化三亚与南宁、三亚与东盟各国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海南自贸港“东盟朋友圈”,共享发展成果。
利好政策吸引合作签约
独有的政策优势、火热的投资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海南自贸港三亚经贸合作交流大会上,一大批国内外企业代表踊跃参与,发掘海南自贸港商机,显示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会上,三亚中央商务区分别与南宁五象新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泰晖通印度尼西亚项目、新加坡MAP集团、广西宝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新加坡MAP集团将在三亚市投资引进东南亚著名的旅游工艺品、国际性的餐饮零售和健康娱乐等产业,带动品牌首店、概念店落地三亚;广西宝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将发挥其产业及城市更新品牌优势,共同促进三亚市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及城市更新合作项目落地;与泰晖通印度尼西亚项目的合作中,该公司将在三亚市发展总部类经济或创新类经济产业,同时发挥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带动三亚经济发展,助力三亚城市升级。
“我们非常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此次与三亚中央商务区合作,希望能探索中国-东盟自贸区与海南自贸港联动、广西与海南两地企业联动发展机制,助力三亚经济发展和城市升级。”广西宝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说。
在园区合作方面,双方将依托各自区位、产业优势,在促进两地政策共享、拓展两地产业合作、推动两地金融合作、加强两地外联合作等方面开展持续合作,进一步形成长期稳定、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双方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良好基础深化务实合作
“请双方交换签约文本。”
在此次海南自贸港三亚经贸合作交流大会上,琼桂两地达成5项合作。顺利签约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合作基础。
广西与海南地缘相近、气候相似,同属北部湾经济圈,同处对接东盟最前沿,共同肩负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自由贸易港(区)等国家战略的重任,也是连接国内、国际的“中转站”,在国际投资、贸易、科技、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琼桂情,一家亲。一直以来,两地交流联系紧密。2020年9月17日,海南省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自贸港区、港航、重点产业、旅游、会展、医学开放、反走私、国资国企等领域合作,形成长期稳定、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落实两省区框架协议内容,同年10月14日,琼桂两省区座谈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约5个项目,涉及港航、会展、环保、数字经济产业等合作领域,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形成务实合作。
作为琼桂两地的重要城市的三亚和南宁,区域优势明显,资源互补性强,合作基础良好。三亚中央商务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作为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将多点联动推进优质产业资源导入,围绕“4+2”产业精准招商,在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专业服务、文化休闲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促进新一批合作项目的落地,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开放合作发展形成新格局夯实基础。
依托平台共享发展机遇
灵动的弧线勾勒出大海的波涛,大屏幕上的椰风海韵,瞬间把人带入了“海南时间”。以“中国的海南岛,世界的自贸港”为主题的海南馆亮相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展区。
作为东盟的“邻居”,海南、广西与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越南等国相邻,成为中国与东盟市场的重要地带。近年来,海南不断深化与东盟各国城市和地区的合作,在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合作成果,扛起责任担当。
2016年,首届澜湄国家旅游城市(三亚)合作论坛在三亚举办,推动三亚与澜湄国家各旅游城市间的务实合作。三亚与越南胡志明市共商邮轮旅游合作,实现客源互动、旅游资源共享、线路互推,“柬—中香蕉产业园区”项目、琼泰农业合作项目先后落地,热带农业科研成果共享互惠……
在与各相关城市在航线开通、游客互送、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等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合作双方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共识。与此同时,海南还积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为国家间频繁的人员互访、客源互动提供保障,有力促进了国际化水平提升。
“我们要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扩大三亚CBD的‘朋友圈’。”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副局长陈默认为,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各国隔海相望,双方产业互补性强。在出口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在数据、人才金融方面的优势;在进口方面,围绕着人才、信息、金融服务等领域,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贡献海南自贸港的力量。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