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争取2018年年底18个水质监测断面实现达标(三亚 水质)
本报讯(记者汪慧珊)10月1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羽飞带队调研《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先后走访察看了南丁中村水塘移动式污水处理站、黄猄五组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和鸭仔塘山塘水污染治理工程。
张羽飞一行首先实地了解了南丁中村水塘移动式污水处理站的相关情况。据了解,三亚市南丁中村水塘移动式污水处理站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1000吨/天,主要通过截污引流措施收集污水排放口的污水至调节池,使用污水泵提升污水至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移动式污水处理站的建成,应急治理了南丁中村等城中村、城边村区域20处污水排河口,大量核减污水中污染物指标,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恢复和构建和谐水生态系统成效显著。
据悉,目前三亚已建成33台移动式污水处理站,日均污水处理量约为1.65万吨/天,管理模式主要采用设备租赁和后期运营维护的合作模式。下一步,市水务局将深入开展内河湖水污染治理,落实截污控源、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等措施,争取到2018年底治理范围内的18个水质监测断面实现达标。
张羽飞说,水污染治理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益求精,要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移动式污水处理站是为深化水生态环境整治,对城边村、城中村等污水管网不完善区域污水排河口进行应急治理,为完善区域污水管网争得时间的应急性工程措施。张羽飞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务部门要加强和各区之间的沟通,继续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三亚每条河流的水质都要达到设定的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