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今年将推广“美舍河经验” 确保32个水体全面达标(海口美舍河治理)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1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周静泊)城市形象和品质与市民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2月10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口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海口将以推进“五化”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并推广美舍河生态治理模式,确保32个水体全面达标,着力为市民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海口。
生态修复:推广“美舍河经验”确保32个水体全面达标
据了解,2018年海口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海口,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森林等敏感区域的生态保护立法,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海洋督察反馈问题彻底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 “湾长制”,推广美舍河生态治理模式,确保32个水体全面达标。
同时,海口将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整治,加快推进桂林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丁村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五源河、潭丰洋等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积极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城市品质提升:将完成城市更新首批56个项目 启动海秀公园等第二批项目
2018年,海口将加快推进机场、火车站、海秀快速路等重要道路和区域的“净化、绿化、彩化、亮化、美化”等“五化”工作,完成城市更新首批56个示范项目建设,启动海秀公园等第二批17个示范项目,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并提倡种植大叶油草、椰子树、三角梅等本地花草树木,强化对城市报刊亭、售货亭、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的整治改造,按照国际化标准规范设置路名牌、指示牌。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管控,推出一批高水准的城市艺术雕塑,推动棚户区改造与旅游体验品质和业态升级相结合,探索打造一批试点示范。加强城市海绵化改造,建设百里生态绿道和一批海绵学校、海绵社区。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