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打造全新居委会 软实力+硬设施助推岛上新生活(三沙市居民区)
三沙市积极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让渔民感受家般温暖
用点滴服务凝聚爱的瀚海
-见习记者尤梦瑜
至今年年底,三沙市已分别在永兴岛、赵述岛、晋卿岛、鸭公岛、羚羊礁、银屿、北岛、甘泉岛以及美济礁建立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崭新的“五所合一”综合楼、在建的民居,更有保障的日常生活,愈加多元的岛礁产业发展……从村委会到居委会,基层组织从弱小到强大,9个社区居委会带给渔民们的不仅仅是9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更是一个大事小事都能依靠的大家庭,在浩瀚南海上,带领渔民创造美好生活。
软实力+硬设施
打造全新居委会
三沙市大小岛礁星罗棋布。分散的地理特点、偏少的人口数量决定着岛礁社区居委会的建设与管理有别于传统的社区居委会。
“考虑到实际生活状况,我们会根据各居委会情况,制定具体的值班制度,从基本规章制度到人事、财务等各项管理规定,多方面协助居委会建设。”三沙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宋小明介绍道。
如今的9个社区居委会,有的是之前已经存在的村委会在三沙设市后转变为居委会的,如永兴、赵述社区居委会等;有的则是在三沙设市后才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如北岛、美济社区居委会等。无论是已有前期工作经验的“老组织”,还是刚刚成立的“新组织”,三沙市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其建设。
过去,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居民,对环境熟悉但组织工作经验却相对缺乏。针对这一问题,三沙市政府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干部培训,从处置紧急事件能力、领导力、管理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各居委会的工作能力。
在三沙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永兴、赵述等社区居委会有了集居委会办公场所、居民活动场所、避风避险场所等功能合一的“五所合一”综合办公楼,羚羊礁也正在建设自己的综合楼。
有了新楼房还有新管理,三沙市的各社区居委会正“软硬兼备”,切实服务好岛礁居民。
事无巨细
居委会成居民之“家”
“来岛便是一家人。漂泊的渔民们在岛上落脚,谁家需要帮忙,我们就一起上!”永兴社区居委会代理主任冯明芳笑着说,由于岛礁居民人口数量不多且居住集中,社区居委会成了从生产到生活、大事小事全面管理的一个“家”。民宅建设、海水淡化工程、防台风工作、生活保障、美化绿化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有赖于社区居委会的参与和推进。
物资保障是岛礁生活的关键。永兴、赵述等社区居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三沙一号”船期前搜集各家需要买入的食品清单,经船务局安排购入后,再把菜、肉等食品按户分好,送到渔民手中。
事情虽多虽杂,但岛礁上渔民们的团结互助也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顺畅了不少。
赵述社区居委会委员李海云回忆说:“新综合楼没建成前,有一次我们遭遇强台风,有10对夫妻撤离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房子里,物资共享,一起帮衬着生活了两天。”
“居委会工作要做好就是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力往一处使。”鸭公社区居委会主任叶兴彬这样总结他的工作经验。正如他们所言,现在,岛礁上的渔民们已经习惯了“去居委会聊一聊”,有事大家一起商量。
“小”组织“大”力量
助推岛上新生活
“你看,这是我们社区的微信群。”冯明芳向记者展示道,渔民们整日出海在外,每个社区居委会都会要求各家出海时带着手机保证及时通讯。社区居委会对岛礁上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的情况都熟悉掌握。
除了在基本生活上给予渔民更多的保障外,这两年,在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渔民们的生活设施条件也在逐步提升。眼下,永兴岛、赵述岛都在盖着居民房,北岛和鸭公岛将在明年开始居民房改造和建设工作;因养殖而漂在船上的美济社区居委会接下来也将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改善居住条件。
有了更加稳定的生活设施保障,渔民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展了转产转业。“这两年打渔收入不稳定,”赵述社区居委会委员詹达丰说,各个岛礁开始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北岛的海龟保护中心、羚羊礁的黑珍珠养殖、美济礁的海产品养殖、甘泉岛的文物保护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站……越来越多属于小岛礁自己的多元产业帮助当地渔民转产转业,以让渔民过上更加稳定的新生活。

点击进入三沙新闻网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