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 黎锦技艺展魅力 一针一线话传承(海南黎锦介绍)
“拉好经线,下放到腰织机,整理再穿提综线,再提综,把打纬刀放进去后穿纬线打一下……”

日前,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遗手工艺产业订单式培训班上,在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丹老师的指导下,几十位黎锦爱好者席地而坐,腰上缠着腰织机的一端,足尖撑起另一端脚踏棍,正一针一线学织锦技艺。

此次黎族织锦手工艺订单式培训班由琼中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联合依文众承手工坊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于11月10日开班,为期5天,主要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邀请省内4名黎锦老师为琼中49名黎锦手工艺人传授黎锦技艺。

“本次培训班课程主要是针对琼中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销售难、销售手段传统单一、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难点问题专门设计的,提升民间艺人手工黎锦技艺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培养能够面向市场化的手工艺人和手工艺企业负责人,打造‘明星绣娘’。” 依文众承手工坊文化(北京)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皓月表示,公司将为本次培训成果配套15万元的产品订单,为琼中非遗手工艺与市场搭建桥梁,扶植当地手工艺产业发展。

5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可每一位学员都好好把握学习机会。
今年57岁的退休人员王春萍,14岁开始学习黎锦技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如今,已成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还开办起黎锦合作社。当听到要举办这次培训的消息,作为一个传承人,王春萍积极主动报名参加。

图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春萍。
“织锦的图腾色彩搭配是有讲究的,颜色搭得好看,织出来的产品也不愁卖了。”王春萍参加培训后,表示不仅要传承好,还要努力让黎锦走向市场。
说到参加黎锦培训体会,来自和平镇林田村委会合口村村民陈元泽体会更深刻。他在高中时通过学校的黎锦兴趣班了解到黎锦技艺的魅力及文化价值,当得知培训班消息后,他挤出大学实习的时间来学习。

图为参加黎锦技艺培训的陈元泽。
“我们作为黎族的年青一代,要好好学习黎锦技艺,不能让它失传。”在陈元泽眼中,织锦是一件很快乐却不简单的事,必须用心去织。
黎锦培训是琼中保护和传承黎锦技艺的重要举措之一。
记者从琼中旅文局了解到,琼中通过开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黎锦展示、举办赛事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黎锦文化内涵,加快推动琼中黎锦文化由原生态传统向时尚现代转变,使其逐步走上市场的舞台。

去年,一场颇具海南特色的时尚文化活动——“黎风苗韵•绣梦中国”2021 EVE CINA主题时装秀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10名来自琼中的黎族、苗族手工艺人,现场展示了织锦、苗绣技艺;50余名中外模特轮番展示了近百套以黎族刺绣、苗族蜡染元素为主要设计灵感的时装,斑斓的色彩、神秘的图腾,如同穿在身上的人文历史画卷,令现场观众惊艳不已。

据了解,黎锦是海南省黎族民间织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海南黎锦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跻身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举办非遗手工艺订单式培训班是第一步,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化解黎锦苗绣非遗传统技艺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我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实及我省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琼中旅文局副局长王芳明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打通黎锦产业痛点,使民族传统手工艺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自贸港。
留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