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筑牢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构建禁毒防控体系)

陵水 0 6132

  ■ 马卉

  6月23日,国家禁毒委召开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视频会议。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禁毒大队被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能获此殊荣,离不开全县警民的团结一心。禁毒工作任重道远,陵水禁毒大队将不忘初心,继续奋战在禁毒斗争的路上。”陵水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王三玉说。

  除此之外,陵水有2个单位和8名个人荣评海南省全省禁毒三年大会战(2016—2019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一项项的荣誉,凝聚着陵水全县警民坚决打好禁毒三年大会战的智慧和汗水,彰显了陵水警民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禁毒大会战,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全县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6年以来,特别是在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开始后,陵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禁毒大会战”总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主动作为,围绕“打、防、管、教、整”等工作方针,以超强工作措施和力度,强力推进禁毒三年大会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安状况明显转好,禁毒形势持续向好,禁毒工作迈上新台阶。

 陵水:筑牢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构建禁毒防控体系) 陵水

  陵水全县公安机关举行禁毒三年大会战誓师大会。

  以打促防 构建遏制和打击毒品犯罪强大体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陵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禁毒工作,成立专门禁毒领导小组,确保措施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以全县公安机关为禁毒前沿力量,以侦破省级毒品目标案件为抓手,精准发力,重点打击毒品犯罪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缴毒资,按照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秋冬攻势”“两打两控”“保四争三冲刺战”“春雷行动”“夏秋攻势”等专项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势,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打出声势,打出了战果。

  大会战以来,陵水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94起,其中2起省级毒品目标案件,1起特大毒品案,9起重大毒品案;打掉贩毒团伙21个,抓获贩毒嫌疑人291名,缴获各类毒品2511.445克。依法从重从快惩处毒品犯罪分子,检察机关加快对毒品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涉毒案件173起206人,受理公诉涉毒案件179起207人;审判机关提高毒品案件重刑适用比例,依法从重从快顶格处罚,共受理公诉涉毒案件186起,被告人212人。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陵水公安局坚持防控疫情与打击毒品犯罪两不误,公安局禁毒大队在抽调人员前往疫情一线的同时,在各个疫情防控卡点部署警力,严查过往车辆、人员,不给犯罪分子留一丝钻空子的机会,期间成功抓获两名在逃贩毒嫌疑人。

  通过深入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陵水禁毒工作实现了“三降两升”目标。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特别是“两抢一盗”案件2018年同比下降77%,2019年同比下降17%;现有吸毒人员占比大幅下降。

  此外,全县吸毒人员戒断率大幅上升。截至目前,共有954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得到有效管控,“执行率和报到率”均达100%。目前全县戒断三年吸毒人员1167名,戒断三年未复吸毒人员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数比例为42%。2019年省回访组对陵水381名出所满两年的吸毒人员回访调查,戒断率达97%。

 陵水:筑牢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构建禁毒防控体系) 陵水

  学生参观陵水禁毒教育基地。

  堵源截流 构筑“陆、邮、海”立体防护网

  “海南是一个岛屿型省份,毒品海上流入已成为毒品输入的主要来源,陵水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陵水堵源截流工作面临着长期、复杂和艰巨的挑战。”陵水县委常委、县公安局长、县禁毒委副主任陈俊华介绍,大会战以来,陵水不断加强海上巡逻力量配备,通过组织边防、禁毒、治安及巡控等警种常态化开展港口、码头巡查工作,特别是加强新村镇地区外来船只和渔民的管控和教育。

  针对海上堵截毒品难的问题,陵水县委、县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对陵水54.7公里海岸线建成高清监控摄像头全覆盖,通过公安局指挥中心监控系统24小时全天候掌握海岸线船舶和人员动态情况,织密海上堵截毒品的防线。

  在筑牢海上防线的同时,陵水构筑“陆、邮、海”全方位、立体化毒品堵截防控网,全面堵截毒品流入陵水的渠道。一方面,由县禁毒委牵头联合各派出所、交警、治安、巡控和交通等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日常查缉工作,严格检查过往可疑车辆、人员及随车物品。同时,利用火车站检查卡口,加强对涉毒预警人员和旅客、货物的毒品检查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寄递物流管控力度,鼓励寄递物流从业人员积极举报涉毒违法行为,严密防范和打击利用物流和寄递渠道从事贩毒活动。

  目前,全县4个沿海乡镇已建立4个毒品查缉站(点),组织各警种、各职能部门,按照联控联查机制,依托“路长制”,在全县范围内全覆盖开展毒品查缉工作,全力堵截毒品通过各种途径流入陵水。

 陵水:筑牢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构建禁毒防控体系) 陵水

  基础管控 构建基层禁毒防控体系

  围绕第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严管”工程部署要求,陵水压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协同作战,密切配合,不断推动全县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方面,陵水按照30:1的要求,从全县优秀网格员中招聘61名禁毒专职人员,对出所的吸毒人员进行无缝对接,全面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

  “做禁毒专干两年来,我们始终秉承服务的理念,耐心地接纳和尊重每一位需要帮教的戒毒人员,日常深入戒毒人员家庭开展谈心谈话、心理矫正、报到执行、帮扶救助等工作,不断强化对吸毒人员的服务管理。”三才镇禁毒专干李春燕介绍。

  从目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实际运行效果来看,禁毒专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禁毒专干的定点帮扶,让戒毒人员遇到困难时,有了心理依靠,戒毒人员内心往往是很敏感的,有时候,禁毒专干一个小小的关怀,都能给他们很大的慰藉。”李春燕说。

  “党风纯正惠民心,政策英明开盛世”这是挂在社戒社康人员许某(化名)家新房门上的对联。现年50岁的许某曾经有2年的吸毒史,三年前从戒毒所出来后,李春燕主动找到他,深入了解许某的精神状况及家庭生活现状,为许某争取到了危房改造资金,政府及时对其房屋进行改造,让许某感受到政府和社区的关心。

  为进一步推动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和救助服务工作落实,陵水禁毒办发动陵水愿达禁毒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各乡镇开展产业扶贫活动,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就业创业创造有利条件,真正解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困难的问题。

  “禁毒工作人员会不定期来看菠萝蜜的种植情况。”46岁的阿聪(化名)去年3月出戒毒所,开始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本号镇禁毒专干了解到他就业困难的问题后,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为他发放了110多棵菠萝蜜苗,鼓励他自主发展生产。由于菠萝蜜三年才能成果,阿聪在种下菠萝蜜并悉心照料的同时,积极下乡收购菠萝蜜果出售给收购站,每月约有4000元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禁毒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让我重拾信心。我一定戒断毒瘾,早日融入社会。”阿聪说。

  三年来,陵水加大禁毒扶贫和吸毒人员救助帮扶力度,将47名吸毒人员列为禁毒扶贫对象,落实精准扶贫措施;解决了18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生活低保问题,通过组织开展招聘会和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优惠政策支持等工作措施,帮助解决一批吸毒人员生活就业困难的问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76名,累计就业195人,累计帮扶救助326人,打通吸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陵水:筑牢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构建禁毒防控体系) 陵水

  陵水多警种联动开展海上毒品查缉行动。 本版图片由陵水公安局提供

  宣传教育 筑牢防毒安全墙

  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加强毒品宣传教育,是从源头上铲除毒品问题滋生蔓延土壤的关键。只有从思想根基上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拒毒”意识,激发人民群众拒绝毒品的内在动力,才能彻底扭转禁毒工作被动局面。陵水高度重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人人参与的方式,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方面,陵水扎实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在全县11个乡镇建设25间毒品教育展览室,利用禁毒重要节点,走进全县各个中小学校园开展“禁毒第一课”、禁毒趣味游戏、禁毒巡回演出等活动,强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在校师生对毒品危害的深刻认识;深入推进禁毒宣传“八进”活动,通过全县多部门联动,组织禁毒志愿者在火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组织开展“禁毒流动课堂”,组织各单位观看禁毒电影和下乡放禁毒电影等形式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针对重点人群,县禁毒办组织开展“禁毒精准宣传”系列活动,切实提高重点人群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巩固加深社戒社康人员识毒、防毒、远离毒品的良好思想根基。

  另一方面,陵水全县投入200多万元在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建成县禁毒教育基地,组织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通过参观教育基地,提高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首次引入了国内先进的沉浸式禁毒警示教育数字VR体验设备,让青少年学生和广大群众更立体、更直观、更深刻地体验到毒品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真正做到拒毒、防毒,大大增强禁毒宣传的实效,实现了禁毒宣传教育全覆盖,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海南日报椰林6月28日电)

 陵水:筑牢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构建禁毒防控体系) 陵水

  扫二维码看视频,了解陵水无毒乡村建设工作。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