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 | 四川支援儋州医疗队员薛长清:团队凝聚力让我火力全开
8月13日 白马井海花岛气膜实验室 晴转雨
今天是我来海南的第七天。连续进仓让大家休息时间大大缩短,但样本制备分队的老师们依然坚持在岗位上。为了准时到达工作岗位,我们每次都是提前40分钟时间出发。
四川省人民医院队核酸检测4组分别来自四川省江油市传染病医院,第二、第四人民医院,游仙、安州区中医院以及部分其他兄弟医院。尽管这次支援任务前我们互不相识,但疫情让我们迅速地凝聚在了一起。进仓以后大家迅速调整状态、消杀环境、核对核酸标本位置,确认无误后,开始手工添加核酸样本。看似简单的事情,重复大量做也不容易,不但要求速度,更要保证质量。

脱去防护服后,才发现双手已被汗水浸泡变形。
在大量核酸管的压力下,我看见队伍中老师们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江油市第四、第二人民医院的刘海杰和黄英加样速度特别快,人年轻,干劲足,基本上8分钟左右加一版;绵阳市中医医院张蝶负责提取,一个人同时操作4台仪器,此外还整理复查样本并做好记录;游仙区疾控中心的梁佳佳负责阳性质控,不停地坐下加样,起身封膜,像陀螺一样。受到氛围感染,我和杨燕萍也会在空隙时间帮忙上样。

蒋大勇和刘海杰与时间赛跑,最大速度上样
处理样本之余,我们还努力适应着高温和防护服带来的炎热。在感到口渴、难受时,队伍里的唐杰会活跃气氛,带动大家互相加油,打气。稍事休息,我们又火力全开。

薛长清和罗文彬配合添加核酸样本
凌晨1点20分,我躺在床上,居然有点兴奋睡不着。回想起晚上仓内的工作情景,团队里的协作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一样都激励着我。能和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是特别难忘的经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梁振文 整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