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30年美好新海南| 琼海敢闯敢试谱写发展新篇章(琼海航拍视频)
琼海 敢闯敢试谱写发展新篇章


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琼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琼海市嘉积镇溪仔古街木舍耕读共享书房。特约记者蒙钟德摄

红色娘子军雕像。琼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海南日报记者丁平 通讯员陈德君
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阔平整。今天,在琼海市博鳌镇生活了40多年的符先生来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先行区)时感慨道:“以前这里都是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一下子变化这么大,我还以为走错了呢!”
30年,弹指一挥间,琼海人凭借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融入发展的进程中。乐城,恰是这种精神的精彩例证。
过去几年,琼海市先后获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城市”“中国健康宜居小城”“2017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多项荣誉。特别是在推进乐城先行区建设、服务保障博鳌机场建设、博鳌通道工程等重大项目和“巩卫创文”等工作中,不断刷新“海南速度”,弘扬“特区精神”,扛起“琼海担当”,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即将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将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琼海又将迎来世人关注的目光。
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说,琼海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以建设“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社会和”的海南东部中心城市为总抓手,发展特色优质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乐城先行区精耕细作“试验田”
3月1日下午,博鳌超级医院首场人才招聘会在海口举行。
而就在3个月前,2017年11月22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才首次提出“超级医院”概念。
位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博鳌超级医院建设时间短,含金量却非常高。一期建设150张床位,设有高标准手术间五间及重症监护室、静配中心、输血、病理、临检、影像等公共平台,采取共享医院模式运行。超级医院各学科由国内排名前三的学科组成,均由工程院院士以及顶尖的学科带头人领衔,以临床中心的形式进驻。作为临床中心的进驻主体和运行主体,超级医院统一配备共享影像诊断中心、手术中心、门诊中心、实验诊断中心、药剂中心和消毒中心等部门,同时建成洗衣房等后勤设施。利用共享理念,集约节约物理空间,打造全新共享医院模式。
博鳌超级医院的快速发展,是乐城先行区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乐城先行区引进国际国内一流技术水平项目39个,开工建设项目27个,完成投资57亿元,成美国际医学中心等4个项目建成运营,在干细胞临床研究、肿瘤治疗、医美抗衰、辅助生殖等4个方面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乐城先行区的影响力、吸引力日益提升,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
挥毫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3月20日,在嘉积镇北仍村草寮咖啡屋,游客刘蓝冰一边享受着美丽村庄的静谧和惬意,一边品尝着香嫂烹制的咖啡套餐。香嫂名叫王秋香,2014年9月19日,她联合4户村民创业,开起咖啡馆。刚开始,生意并不好,但王秋香一直在坚持。
近年来,北仍村借助海南百镇千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道,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借此良机,王秋香经营的草寮咖啡屋“火”了,“旺季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能达到1万元。”
在琼海,像北仍村一样的村庄还有很多。近年来,琼海紧紧围绕“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社会和”的海南东部中心城市目标,以博鳌为示范,带动周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由点及面铺开“百镇千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琼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琼海市共筹措财政资金4.4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2亿元共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琼海“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向农村覆盖,新建自然村硬化路472.5公里,窄路面拓宽351.6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52.6公里;新增农村光网点274个,城乡4G基站76个,升级改造行政村光宽带104个,重点场所基本实现WiFi全覆盖;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全市燃气中压管网达到138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23宗,城乡同网供水覆盖率达78%。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建设改造支渠38.9公里。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9%。
目前,嘉积镇北仍村、塔洋镇鱼良村、博鳌镇朝烈村入选住建部公布的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中原镇仙寨莲塘村、博鳌镇留客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会山镇加脑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田园小镇崭新面貌迎年会
一年时间,可以做什么?琼海市的答案是: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博鳌田园小镇建设,让老百姓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享受最大红利。
3月22日,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博鳌镇沙美村,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挖掘机、推土机、工程车等各式机械忙碌作业,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争分夺秒赶工期。
沙美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实施面积55万平方米。项目通过村庄景观提升、建筑立面改造、道路改造、截污纳管、缆线梳理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椰林水韵”、“饮水思源”、“滨海长廊”、“耕读传家”、“山海在望”和“金牛泉涌”等六处沙美美景。
成排的老屋,参天的古树,斑驳的古井以及弯弯曲曲的青砖古道……这是改造后的博鳌镇南强村。“自从我们村打造美丽乡村以来,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民莫壮陶介绍,在南强村美丽乡村开工建设时,他便将自家120平方米的房子改造成陶醉音乐酒吧,今年3月2日开始营业。
莫壮陶说:“开业以来,每天基本上能有700元左右的收入。以前都是靠种植冬季瓜菜、槟榔以及农闲时就近打工,现在多亏了政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在自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随着博鳌田园小镇的建设,博鳌地区的田园风光更加迷人,文化特色更加独特,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将构建形成集旅游、会展、商贸、餐饮、文体为一体的现代型多元产业体系。
据初步估算,未来博鳌镇墟的店铺租金将大幅上涨,群众将通过房屋出租获得可观收入;持续涌入的旅游和会议会展等消费人群,也将给博鳌地区的农家乐、酒吧餐饮、超市等带来稳定增收。
现在,博鳌这座明星小镇,在享受敢闯敢试成果的同时,也将以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举办为契机,盛装喜迎海内外宾朋!(本报嘉积3月26日电)
2017年琼海市
统计显示,琼海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均完成预期目标,并且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二。
地区生产总值
242.5亿元
同比增长7.5%
地方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16.7亿元
同口径增长17.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73.7亿元
同比增长10.7%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97亿元
同比增长11.3%
城乡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21373元
同比增长9.1%
其中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30448元
同比增长8.6%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14213元
同比增长8.7%
居民消费价格
总指数
涨幅3.1%
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
0.98%
辖区金融机构
各项存款余额达
344.8亿元
同比增长13.3%
其中个人储蓄
208.6亿元
同比增长13.9%
本版制图/孙发强
典型人物

海南日报记者 丁平 摄


1.颜业岸
颜业岸(右)是琼海市嘉积中学的一名舞蹈教师,也是十九大代表。他用自己的匠心和热情,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2017年高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在全国只招8名男生、8名女生。而颜业岸培养的学生中就有4人顺利考上。
2.陈瑞福
陈瑞福(左一)是琼海城投公司的职工,虽然在企业工作,但爱好文学的他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书社梦。
2017年9月12日,陈瑞福推动博鳌书社成立,宗旨是助推琼海文化强市建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打造“书香琼海”文化品牌,以文化引领新时代,唱响主旋律。
如今,博鳌书社已经成为“书香琼海”一块金字招牌。每个月,博鳌书社至少举办两次读书分享会,带动越来越多的琼海人爱上阅读。
3.王国民
位于嘉积镇兴工路15号嘉囊社区里的“大众书屋”,是一间私人自营的免费读书室,经营者是一名有着57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王国民老人。
如今已八旬高龄的王国民老人素来喜欢读书看报,1998年退休后,闲来无事,便和老伴一起在自家一楼腾出地方,于2000年办起了免费读书室,向公众开放阅读,可阅可借。
4.邓大志
今年55岁的邓大志,皮肤黝黑,憨厚耿直,是琼海市潭门镇林桐村09033渔船船长,有着36年耕海经历。
21年来,邓大志坚持每月义务为西沙守岛官兵运送生活物资,帮助官兵寄送、接收信件和包裹,一直坚守着这条西沙群岛上的“拥军航线”,成为官兵们最信赖、最熟悉的“船老大”。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四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邓大志被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
(丁平 整理)
一把手访谈
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打造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琼海样板

琼海市嘉积镇北仍村。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南日报记者 丁平 通讯员 陈德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谋划乡村振兴大战略。琼海的农村具有非常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全市13个镇(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风格,北仍美丽乡村、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塔洋七星伴月公园、加脑特色苗寨等美丽乡村名声在外,加上博鳌田园小镇正在重点建设的沙美村、南强村,琼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和先发优势。省委对琼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寄予厚望,省委书记刘赐贵要求琼海:“要打造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琼海样板,在利用社会化投资、让农民增收受益上创造琼海经验”。
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琼海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牢记省委赋予的光荣使命,坚持“政府引领、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结合琼海乡村发展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琼海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实施方案》《琼海市打造农产品品牌实施方案》,注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利用社会化投资,努力形成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加大支持、社会踊跃投资的多元投入格局,紧密结合各镇村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基础,引入社会化投资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的多元发展模式,带动农民通过土地灵活流转、出资入股、房屋出租、创业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切实让农民享受到最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老百姓在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以及各种产业推进当中,享受到最大的红利,打造出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琼海样板,在利用社会化投资、让农民增收受益等方面创造出琼海经验。
何琼妹强调,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急于求成,不贪快求功,要循序渐进、打牢基础。琼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将始终坚持“三个符合”;一要符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二要符合当地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越俎代庖,不做表面文章;三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不搞违背发展规律的工程。(本报嘉积3月26日电)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