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华公安分局积极开展“关爱儿童,反对拐卖”宣传主题活动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5月2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为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能力,营造全民反拐的良好社会氛围,5月29日下午,海口市龙华公安分局在友谊阳光城集中开展“关爱儿童 反对拐卖”为主题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反拐宣传活动。

海口龙华公安分局在友谊阳光城集中开展“关爱儿童 反对拐卖”为主题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反拐宣传活动。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活动中,民警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反拐咨询等方式,在辖区繁华商业地段向过往群众重点宣传普及《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反拐工作措施成效、常见拐骗手段、反拐常识以及国家“打拐办”建设的反拐“团圆”系统及作用。

海口龙华公安分局在友谊阳光城集中开展“关爱儿童 反对拐卖”为主题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反拐宣传活动。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团圆’系统是移动打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全国各地打拐民警可以第一时间上传失踪儿童信息,并通过新媒体及时推送给周边群众,可以让警民联动快速寻找和侦破案件。”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容寿斌向市民介绍儿童失踪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报案。

民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就如何应对拐卖犯罪向群众进行了逐一分类讲解。南海网记者姚少龙 摄
活动期间,民警还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法律法规,多角度、多渠道向社会宣传妇女儿童维权、反对拐卖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充分调动群众共同参与防范和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民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就如何应对拐卖犯罪向群众进行了逐一分类讲解。

民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就如何应对拐卖犯罪向群众进行了逐一分类讲解。南海网记者姚少龙 摄
“通过宣传,让我明白了相关法律常识,提高了防范意识,以后带孩子出门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市民冯女士说。群众纷纷表示将大力积极支持公安机关反拐工作,主动通过发布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参与反拐宣传。
据了解,龙华分局从2017年6月至今通过“团圆”系统移动打拐平台发布15条信息,15个儿童均被找到,其中一名遇害、一名溺水身亡。

市民认真阅读宣传资料。南海网记者姚少龙 摄
防拐骗、增强保护意识常识:
认清常用诱骗手法
第一种手法称为“权威诱惑法”,即拐骗者能叫出小孩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说,受爸爸或妈妈委托,前来带孩子回家,甚至说得到了老师的同意,这类“权威诱惑”通过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骗孩子。
第二种手法称为“物资利诱法”,例如,“小朋友,在我的车里面有一个礼物给你。想知道是什么吗?跟我到车里去看看吧。”这种方法利用诱发孩子的好奇心而达到拐骗孩子的目的。
第三种手法称为“带路引路法”,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有意引诱孩子。例如,“小朋友,你知道去酒店的路怎么走吗?你能不能带我去啊。”
家长要告诉孩子应对上述各种诱骗手段的方法。对于前两种诱骗,要求孩子至少一定要直接与家长和老师通话确认。因此,必须要求孩子能记住家长的手机号码,而对于类似“带路的要求,为了保护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同时又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指路法帮助他人。
家长应该做到这些
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室外玩耍;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如您的小孩不足1岁,外出时请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注意孩子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这些
小孩子其实有一定的防控能力的。海南省公安厅建议家长教会小孩一些相关常识: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家庭成员的名字;教会孩子遇事拔打110求助;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教育孩子一旦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要答应他们的邀请,没有家长的嘱托,不要接受其他人的接送。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