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一贫困学子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南大学,多亏这位陪伴并资助他十年的“哥哥”
■ 海南日报记者 叶媛媛
当莫先启收到录取消息时,除了父母,他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人是刘飞。对他来说,这位默默资助了自己十年的“哥哥”,既是师长,更是人生的榜样。
7月26日,海南日报记者见到了莫先启。就在几天前,他刚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南大学录取。谈起自己的“哥哥”刘飞,这位即将踏入新征程的小伙子内心充满感激。
莫先启口中的刘飞,是定安县旅文局局长。关于两人的结缘,故事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201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飞来到定安工作。一次机缘巧合,他来到龙湖镇永丰学校。他依稀记得,当时的校园条件十分简陋。破旧的桌椅、皱皱巴巴的作业本、孩子们脚上破了洞的布鞋,眼前的一切让刘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我们家过去也很穷,我是靠着社会各界的资助才读完了初、高中。”从永丰学校回来后,刘飞联系学校推荐一位困难学子以便资助。尽管刚出社会参加工作,收入并不高,但刘飞依然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做点事,而这位“结对”的学生就是年仅8岁的莫先启。
莫先启一家共有四口人,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因为缺乏劳动力,他们曾于2018年被纳入贫困户。这些年来,一家人一直靠着父亲在外养殖维持生计。在脱贫前,年均收入只有1万多元。
十年来,除了每个月定期给莫先启打一笔钱,逢年过节时刘飞也总会自掏腰包购买水果和礼品,带着家人到莫先启家里问候。但在莫先启的印象中,刘飞既像一位兄长,又像一位师长,他关注着自己成长的点滴,如同大树般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遮风挡雨。
2017年,一次意外的车祸差点夺去了莫先启父亲的生命。还来不及悲伤,一笔高额的手术费就把莫先启和姐姐弄得束手无策,刘飞主动站了出来,帮助他们向有关部门申请了暂时救助金,刘飞一家通过朋友联系各方为莫家人筹得了10多万元。
“我中考时,‘哥哥’自己跑去多个学校了解招生信息,做好笔记回来给我分析报考学校。高三备考时期,刘飞哥还会经常来学校看我,陪我聊天舒压。高考结束后,‘哥哥’还帮我找到一份实习工作。”莫先启说。
在莫先启看来,毫无血缘关系的刘飞,像一盏明灯、一束永不熄灭的光,指引着自己,温暖着自己。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是照亮他前进的动力。在高考报考志愿时,他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梦想着日后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
“爱是可以传递的。”莫先启说,“我希望能成为像刘飞哥这样的人,也能成为照耀别人的那束光。”
(海南日报定城7月27日电)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