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最美媳妇寻访系列| 那大镇群英社区郭小青:柔肩撑起幸福家
编者按:有一种力量,它像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有一些人,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和“一创两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先进典型,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儋州好人”的感人事迹。(备注:“儋州好人”系列评选包括“儋州好人”、“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文明校园”、“最美教师”、“最美少年”。)
大张旗鼓地为好人“加冕”,不仅彰显感情、态度和力量,更能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广受东坡文化滋润的儋耳大地上长盛不衰。

群英社区居民郭小青
据《今日儋州》消息 郭小青今年52岁,家住那大镇群英社区,一家共有5口人,上有年近八旬的母亲,下有2个子女,与丈夫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婆媳融洽一家亲
郭小青自嫁入婆家以来,与婆婆关系相处融洽,努力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不论是面对家庭琐事,还是生活上的烦心事,她总是以孝为先照顾好长辈,用爱温暖子女,她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的行动给儿女们作出了榜样。
婆婆年近八旬,患有高血压、关节肿痛等疾病,她一直悉心照料,没叫过一声苦。在婆婆眼中,她是个好媳妇,婆婆逢人就说自己有福气。在丈夫眼中,她是个好妻子,勤俭持家度过风风雨雨。在孩子眼中,她是个好母亲,将孝道传承给子女。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俩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街上或公园内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这也让左邻右舍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
勤劳撑起一片天
郭小青一直秉持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日常生活开销在所难免,但把钱花在刀刃上是一定要的。”郭小青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外出打工赚取家用。
2000年,对郭小青来说是个特殊的一年,原市商业局百货大楼宣布改制,许多职工被迫下岗自谋出路,而她便是这下岗职工中的一员。对郭小青来说,下岗意味没有稳定的工作,也就没有固定的收入。自下岗后,郭小青在家待业,除了在家里照顾体弱多病老母亲,她一边打零工赚取家用,供孩子读书。“在这个年纪的人,找到轻松的工作不容易,干家政保洁这行虽然辛苦、又累,但也是自己的拿手活。”郭小青告诉记者,下岗那一年她已经40岁,为了解决生计养家糊口,曾到处奔波讨活儿干,找的都是家政、保洁的工作,虽然这样的活儿收入不高,又不是时时有,但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赚钱不容易的她,因此在养家糊口上郭小青也学会了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开支,从不铺张浪费。郭小青虽然生活简朴,但对待生活的态度并不苟且,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8月22日 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 通讯员何秀玲)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