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峨蔓镇长荣村委会扶贫专干林诚:用行动诠释党员担当(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书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27日消息(记者 蒙健 实习生 羊带蓉)走在海南儋州峨蔓镇长荣村里,年长一些的村民,见到林诚会亲切叫他“小林”,年轻一些的村民则会叫他“林哥”、“林队长”,并报以笑容。“每当看见他们发自内心笑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整个中队这些日子的努力没有白费。”林诚说。

林诚
用担当诠释党员职责
2018年5月28日,48岁的林诚正式成为峨蔓镇驻村工作队队长,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林诚还身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脱贫攻坚中队队长,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林队”。早在2016年,林诚就是包点峨蔓镇茂园村委会扶贫点的扶贫队员,在成为一名扶贫专干之前,则是儋州市就业服务中心科长,专门负责儋州市内就业相关的事务。
2016年,林诚手里包的两户贫困户,根据国家政策的实施,在了解贫困户情况以后因户施策全力整改“‘三保障’+‘两不愁’+‘一安全’”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帮扶,这两户贫困户于2017年全部脱贫。2018年5月,儋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干部驻村对农村进行深度扶贫,此时的林诚已经有了一定的扶贫经验,于是就响应号召主动报名,正式成为了峨蔓镇长荣村委会的脱贫攻坚中队队长。
“在之前与村民的相处过程中,对他们产生感情,我们和村民就是一家人。扶贫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不错的锻炼,之前的扶贫经验让我更加容易上心上手。”在成为峨蔓镇扶贫专干后的几年里,林诚手里包的1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2020年年初,由于疫情的暴发,导致出现因为疫情无法务工的贫困户陷入了没有收入来源的窘况,林诚就组织所有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复产复工工作保稳增收和公益岗位设置工作。
在疫情期间,由长荣村委会第一书记王孔仁、驻村工作队队长林诚带队及时到岗,组织村委会干部和各村小组统一听从上级指挥,积极开展摸清底数、设置卡点、防疫宣传培训等科学防控工作,疫情期间村委会无疫情发生。与此同时,对复产复工保增收工作进行部署,积极寻求媒体进行报道、开展“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避免农产品滞销,还加强了公益性特设岗位管理,促进工作的开展。

林诚(左二)入户慰问贫困户
用行动诠释“与村民是一家人”
在长荣村委会塘坎村村民王咸槐眼里,他认为林诚是他最应该感激的人。2015年12月,54岁的王咸槐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孩子多,其中有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另外两个孩子在读书,还有一个2岁的孙女,家庭收入靠王咸槐与妻子薛凤彩打零工补贴。
被纳入贫困户后,林诚和其他扶贫队员便建议王咸槐发展长荣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养猪。王咸槐自身的思想觉悟很高,也容易学习、接受,加上他自己对养猪很感兴趣,于是通过林诚的介绍有了养猪的想法。但由于家里拮据,更没有闲钱支撑他养猪,于是养猪的想法一开始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林诚(左一)询问薛凤彩猪苗情况。
林诚了解情况后,想方设法推进王咸槐的养猪事业,将想法变成现实。为解决王咸槐养猪的启动资金,林诚想到王咸槐的女婿,由他和扶贫队员出面,不停对王咸槐的两个女婿做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思想负担。
王咸槐夫妻二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也愿意多方学习养猪的技术和管理。2018年非洲猪瘟席卷全球,由于王咸槐夫妻二人的尽心管理,养猪场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在猪瘟过后由原来的每头挣几百元攀升到了几千元。就这样,王咸槐从无到有、从脱贫到致富,一步步向前,一步步成功,因此还获得2020年儋州市创业脱贫致富之星的荣誉称号。
妻子薛凤彩说到这些年的养猪经历时,不禁落泪道:“我们俩早出晚归地养猪,能获得现在的成功,离不开林队长的前后奔波,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障碍,如果没有林队长,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一家早已把他当成我们家里的人……”
脱贫工作需要“坚强堡垒”,2010年长荣村还被定义为软弱涣散的党支部,2018年、2019年就获得脱贫攻坚先进中队,这是林诚带领驻村工作队努力换来的成果。“只要我们真心真意与群众打交道,让群众接纳我们,我们的工作才能从被动变为主动,才会有成果。”林诚说。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