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扶贫故事 | 陈进丛:只要踏实肯干 一定会脱贫致富(保亭县陈进华)
【编者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众多扶贫干部斗志昂扬奋战在一线,不遗余力地践行着初心使命。同样,在脱贫路上,许多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彰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前行,续写脱贫攻坚新篇章,即日起,南海网将报道保亭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来的30位先进典型,敬请关注。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田岸村的一片橡胶林内,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地面,带来一丝暖意。贫困户陈进丛像往常一样,正在清理养殖合作社中的牛舍,“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逐步好起来的!”

陈进丛在合作社基地。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陈进丛身形瘦弱,说话声音比较低,看起来较为内向的他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陈进丛正值壮年,按理说无论是种庄稼还是打工,日子都应该过得去才对,然而,由于土地少、资金缺,再加上年迈的父母需要时刻有人照顾,陈进丛一直待在农村没有外出择业,收入来源单一,导致全家人生活比较困难。
在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陈进丛享受到了医疗、教育、住房等帮扶政策的优惠,他也有心思发展一些产业。2018年,当得知村里要成立养殖合作社时,陈进丛第一个报了名。

田岸养殖合作社目前以养殖小黄牛为主。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我曾经在五指山学过两年的养殖,有技术基础。”陈进丛说,以前因为缺少资金,也害怕养殖失败后的风险,所以并未尝试,现如今有了政府的帮扶支持,他也就敢大胆闯一闯、试一试。
当时,尽管政府提供了资金等方面支持,但合作社的选址却遇到了难题。“要么太偏僻遥远,交通不方便;要么村民不同意建在自家的橡胶林。”陈进丛说,这种局面僵持不下,合作社一度面临“流产”的风险。
就在村民谁也不愿意退让、帮扶干部一筹莫展时,陈进丛主动让出了5亩橡胶林,用来建设基地。“这是一个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发展项目,对于我们村民来说就像是一根宝贵的稻草,抓不紧、抓不牢可能就会深陷于贫困的汪洋之中。”陈进丛告诉记者,他从不后悔做出这个决定。
2018年,田岸养殖合作社正式建立,吸纳了包括陈进丛等10户贫困户加入,首批引进了24头小黄牛,其中公牛5头,母牛19头。陈进丛的积极主动和养殖经验被社员认可,大家一致同意由他担任社长,负责合作社的统筹管理。
这一年多来,陈进丛白天一有时间就到基地来,打扫牛舍、检查牛群健康;几乎每个晚上,他都睡在基地旁的简易宿舍里,与牛群做伴,卧听风吹橡胶林。“确实会很孤独、很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陈进丛笑着说道,目前,合作社已迎来了7头小牛的出生,他也相信只要认真管理、踏实肯干,合作社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保亭12月8日讯 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实习生 陈瑞燕 通讯员 黄立明 杨后平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