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山兰扶贫产业获20多吨爱心肥料滋养(白沙山兰酒)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曾毓慧
“爱心企业捐了这么多的肥料,今年咱村的山兰稻和海花红辣椒收成更可观了。”7月18日一早,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松村村外的坡地上,一株株山兰稻已经破土长出。当一辆满载着20多吨农作物肥料的长斗货车驶进村时,在此等候的村民们笑得格外开心,大家手脚麻利地将这批肥料搬运下车,有序排队领取,这个位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村庄难得迎来这般热闹的时刻。

↑海南恒达伟实业有限公司为青松村捐赠20多吨农作物肥料。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与爱心捐赠企业海南恒达伟实业有限公司人员的协调下,村民们相互搭把手卸货,将一袋又一袋的肥料搬上自家的三轮车、电动车上,然后满心欢喜地载运回家。“每户每亩可领取28斤肥料,关于施肥注意事项,大家可以过来村‘两委’办公室过来咨询省农科院种植专家。”青松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立斌不忘提醒着。
“政府帮我们拓宽了产业路子,现在又有爱心企业进村给我们送肥料,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更好!“作为青松村山兰稻种植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万成去年种植了30亩山兰稻,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仅此一项就入账了4万多元,这着实让他尝到了发展山兰稻特色产业脱贫摘帽的甜头。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工作人员万祝宁介绍,只要管护到位,再施加适量的肥料,山兰稻亩产量有望增加约10%。据悉,自上月起,青松村刚刚种下山兰稻已经破土长出,经测算规模约有1800亩,将于今年底迎来收成。

↑海南恒达伟实业有限公司为青松村捐赠20多吨农作物肥料。
山兰稻作为海南黎族山地旱稻,在白沙多集中在青松乡种植,但此前由于市场信息相对闭塞,也缺乏科学管理导致效益堪忧,甚至还出现部分村民弃种、弃管的情况,令人惋惜。据悉,青松村共有348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83户。2015年7月,自海南日报报业集团选派陈立斌远赴白沙青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在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农科院科研力量的帮扶下,青松村发力做大做强山兰稻产业。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阵容的大力宣传下,山兰稻的品牌价值和市场效益也得以快速提升,已成为该村谋划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经统计,青松村去年山兰稻产量约有35万斤,产值约为200万元。作为本地知名粮企,去年底,海南恒达伟实业有限公司在青松村共计认购了20万斤山兰稻。该企业负责人羊月爱介绍,经过深加工后,现今每斤山兰米的市场批发价为15元以上,零售价为20元以上,产品大多远销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场行情看好。值得一说的是,自今年以来,青松村还利用山兰稻轮作的间隙,种植了40多亩海花红辣椒,以及40多亩红皮花生。按照规划,今年底,该村还将动员村民将辣椒种植基地扩展至100亩,通过“多点开花”帮扶村民发展产业实现增产增收。
“助力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这也是我们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羊月爱介绍,当天捐赠的这批肥料价值约为12万元。就在几天前,该企业也向澄迈县福山镇博才村捐赠了一批价值约13万元的肥料,用于帮扶当地发展富硒大米产业。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