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不断完善,但海口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存在 怎样念好“紧箍咒”?
制度不断完善,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存在
怎样念好“紧箍咒”?
专家:应提升执法协作力,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教师认证
培训班系列调查报道三
近两年,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完善和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对审批登记、培训行为、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当前培训机构在收费、宣传以及报班者在维权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乱象。而现象背后,是家长们“抢跑”心理作祟,优质正规校外培训机构资源供给不足,监管治理仍有困境。面对这样的局面,校外培训机构市场亟待更为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
南国都市报记者 张宏波
不断完善政策: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当中明确,场所条件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通过为参训对象购买人身安全保险等必要方式,防范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
2018年,我省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出台了《海南省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暂行)》,明确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聘任外籍教师的,还应当符合外籍人员在华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家长抢跑心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尽管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但是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家长普遍的“抢跑”观念导致市场刚需旺盛,培训机构也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才能够风生水起。
海口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上补习班对赢在起跑线很有帮助。尤其是暑假期间,更是“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上学期没学好的,暑假可以查缺补漏,还可以提前预习下学期内容,相比其他不上培训班的孩子,多少有些优势。”张女士说。
“孩子读小学就上培训班的确早了点,但现在社会上的补课浪潮真的使我们压力很大,我们也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走。”罗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班上几乎一半的人都报了补习班。
调查显示,我国校外培训教育行业规模已超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校外培训行业的体量、受众十分庞大。
不平均教育资源:总量不大致供需紧张
一边是城区扩大、人口增加,一边是学校不足、学位紧张,公办学校的招生门槛越来越高,城市的快速发展让海口的教育资源显得越来越缺乏。
“椰海大道上这些年多了这么多小区,但是公办学校却没见多少。还有西海岸,小区也越来越多,但是配套的学校却没有跟上步伐。”海口市民刘先生说,不少路好几公里,就是不见一所公办小学。
海口市民雷女士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孩子的学习质量,她只能让孩子上培训班了。如今,海口城区中小学学位紧张已是公认的事实。有不少家长为申请学位煞费苦心,早早准备好户口本、房屋租赁证、工资单、劳动合同、暂住证……那一纸入学通知书,却依然遥不可及。
海口社科联有关专家认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差距、硬件设施差距、师资结构差距、办学水平差距等问题仍然比较严峻。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必然会导致家长在社会教育上寻找更多的资源。
根据我省教育部门摸排结果,目前我省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总量不大,数量在1100家左右,供需矛盾极为突出。
有待完善监管:部门管理治理难度高
在今年海南省“两会”期间,民盟海南省委会提案中列出了我省培训教育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困境。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是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主要目的,但这种观点没有理顺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省协同教育、工商、民政等部门推进治理,但其中协调工作复杂,难度巨大,联合执法的实际效力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需要认清的是,无证办学经营者隐蔽性强,数量大,治理难度高。培训教育市场无证无照经营者甚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有更大的执法需求。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执法力量薄弱,表现在执法人员数量较少且无强制执法权力,滞后的工作方式加大了专项治理行动的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的有效性。
值得借鉴的建议:提升教育行政 执法的协作力
那么,如何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呢?海口市民陈女士认为,应当把培训机构的学校师德师风、教学质量和课业负担监测纳入监管体系,整合国家教育监测评估机构和资源,强化专业组织对教育满意度的评价,发挥责任督学作用,形成分类管理、信息共享的监管长效机制。
民盟海南省委会提案中则建议,应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而非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从家长到全社会,应该有多元的人才发展观,即使孩子学科方面没有优势,也不能说明就差人一等,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孩子的个性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应拔苗助长,目光要更长远一些,从孩子一生的幸福出发,做聪明的父母。
此外,提升教育行政执法的协作力,探索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多部门联动机制;配齐配强教育执法力量,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要内挖潜力,借机构改革的良好时机,设立专门负责执法的处室或科室;另一方面,外争资源,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增加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
根据《海南省民办培训教育机构暂行管理办法与设立标准调研报告》,许多民办培训教育机构聘用的教师并无教师资格证,可由第三方如行业协会进行教师资格认证,认证结果限于行业范围内得到认可,则能有效解决师资力量匮乏问题。
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就必须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均衡化。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