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群岛变化多 组织渔民成立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探索致富路(永乐群岛开发)
-本报记者 缪影影
“现在安装了发电机,建起了海水淡化厂,洗澡、洗衣有了淡水,清闲时可以看电视,生活条件好多了。”三沙羚羊礁的渔民邓大强一脸喜悦地说。
三沙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着力于改变渔民生活环境,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提升渔民的幸福指数。如今,永乐群岛综合执法救助中心在永乐工委驻地晋卿岛开工,羚羊礁防洪楼也开工建设。
“永乐群岛的变化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邓大强望着潟湖旁已打好地基的防洪楼喜滋滋地说:“潟湖内一串串浮球下养殖着珍珠贝,这也是我们的宝贝。羚羊礁社区居委会已组织渔民成立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探索致富道路。”
“以往的晋卿岛,树木很少,渔民难找树荫乘凉,如今我们已经是一座绿岛了。”永乐工委工作人员毛若兴奋地说,从2012年7月三沙市成立伊始,三沙就全面展开了植树绿化岛礁行动,到如今将近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曾经的“不毛小岛”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
“我们的岛上除了木麻黄、抗风桐等适合岛屿生长的绿植外,还试种了500多株龙眼、荔枝树,目前长势还不错。”毛若说,他们在晋卿岛上还建立了苗圃基地,专门培育树苗。
“生活条件好了,岛上树也多了,鸭公岛、全福岛、银屿的农家乐也越办越红火。”毛若告诉记者,目前这三个岛上有5家渔家乐,渔民们加工亲手捕捞的龙虾、石斑、红口螺,颇受游客欢迎。
根据规划,永乐群岛五个岛礁将突出“一岛一特色”:羚羊礁主推珍珠养殖文化、甘泉岛建唐宋文化遗址文博馆、鸭公岛提供餐饮服务、晋卿岛有住宿休闲、银屿则主打潜水游泳……“未来西沙旅游航线还将增多,我们要更卖力地改善岛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让渔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毛若说。(本报永兴岛6月15日电)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