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办百事!海口美兰区推综合窗口提供“全能”政务服务(海口美兰政务中心电话)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27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 通讯员 王聘钊 文/图)去政务中心办事,总领着排了长队的号码牌等待叫号,对人少的其他办事窗口总是羡慕不已?日前,为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海口美兰区政府服务中心正式运行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出8个综合服务窗口,任一窗口,都可办理多达18个不同单位的共265项事项!

图为综合窗口投入使用
美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黄建森介绍,此前热门的办事单位诸如住保、卫健等部门,其窗口前往往大排长龙,排号后的等待时间在十几分钟乃至近一个小时不等;而诸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服务事项较少的“冷门”窗口,有时一整天没多少群众办事,“不仅群众排队久了抱怨,‘热门’窗口的工作人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矛盾很突出。”
10月19日,美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推出“一窗”受理改革,将18个审批职能单位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综合服务窗口,并要求各单位将本部门业务受理权委托授权给区政府服务中心进行业务受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受理窗口运行机制。截至目前,该区共梳理区级265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受理,实现事项应进尽进。

图为业务人员加强培训
黄建森介绍,该局为此从各审批职能单位协调选派了14名综合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文化程度高的人员全日制脱产进驻综合服务窗口,供综合窗口统一调配、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组织开展业务实操,通过交叉学习、事项测试等方式努力提高业务员全科综合业务受理能力。
综合窗口多了,办事效率也随之显著提升。“例如租赁房屋登记就是典型的高频办理事项,原先从受理到出证需要3个工作日,现只需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并且可以选择免费邮寄的方式寄到市民的手里。”美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陈基泌透露,目前在大厅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已平均从15分钟减少到3分钟,且设置了帮办人员,对群众在等候期间主动帮忙检查准备的证件及资料是否齐全,引导网上不见面申办和审批,服务端口更前移。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精简高效、破立并举,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陈基泌表示。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汪慧 摄
海南加快探索建设人才服务“单一窗口” 将整合省内人才服务项目至“一窗受理”
10月2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海南将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加快人才服务改革创新,打造一流人才服务环境。
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应端介绍,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服务“单一窗口”正由省委人才发展局牵头启动建设,项目将围绕“单一窗口”的基本要素,加强整体规划、闭环设计,突出最简化、最便捷、最高效和智能化,打造面向国内外人才、线上线下融合、跨部门协同、覆盖全流程的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只进一次门、只用一张网、只打一次电话”的高效便捷服务。

龙华区率先推出一批“秒批”事项,极大方便群众企业办事。
海口市龙华区优化营商环境 将全面推广“一窗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等模式
今年初,海口市龙华区召开了区委全会,提出要抓好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人才培养“三篇文章”,并且率先启动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方案,也取得了很多成效。
海口市龙华区推出了131个容缺后补事项和37个承诺审批事项,使审批效率明显提速。同时,还推出34项主题一件事服务和38个“秒批”事项、整合服务+即办即结,让企业和群众来龙华办事更方便直观。
海口琼山区优化营商环境 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窗”
为优化营商环境,海口市琼山区以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网”为目标,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一窗受理”“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24小时审批不打烊”“秒批”等便民服务措施,切实提供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海口市琼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梳理“秒批”事项。李想表示,在对标深圳市204项、龙华区42项“秒批”清单的基础上,形成琼山区75项“秒批”事项清单。其中,琼山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房屋租赁所等部门的16项市民办事热点事项为琼山区独有,为下一步不断扩增“秒批”事项,实现“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服务奠定基础,让企业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