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港岸电连船的“绿色密码”:每年节约船舶燃油成本2千万元(洋浦港30万吨油品码头)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记者 姚皓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姚皓
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大大小小的船舶停靠在岸后,陆续关闭需要燃油发动的相关设备,通过岸边提供的电力继续开展货物装卸等作业环节。
“这是海南首个岸电连船项目,它的重要作用是节能减排。”国家电投集团海南电力有限公司儋州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科一说。
近日,“绿色国家电投琼桂媒体行”融媒报道团走进洋浦港岸电连船项目,揭秘其背后的“绿色密码”。

船舶到港后便放下接电电缆,岸边工作人员将其连接至插座箱。记者 姚皓 摄
“马上有船舶停靠,大家准备送电!”记者在作业区看到,船舶到港后便放下接电电缆,岸边工作人员将其连接至插座箱后,后方配电中心的工作人员再进行一番操作,不到半个小时,电力便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船舶上。
“简单来说,项目的运作原理是我们从电网公司引入电力系统并接入岸电项目的配电设备中,通过变频变压形成与船舶匹配的稳定电源,最后提供过去。”李科一说。
岸电连船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以5万吨级别、集装箱装载量约8千个的船舶为例,其到港装卸货物大约需要2天时间,期间船舶发动机与水泵等机械设备的运行、集装箱冷链货物的制冷、人员使用的空调等都会带来大量的油耗,而价格更低的电费每天至少能够节省成本数万元,减少的污染排放对地方绿色发展来说也大有裨益。

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电投集团助力洋浦港打造绿能零碳交通,助力海南自贸港发展绿色港口经济的生动缩影。2020年9月,国家电投集团海南电力有限公司分别与洋浦国际集装码头、国投洋浦港、海南逸盛石化码头的主体单位签订岸电建设合作协议,并于2021年正式建成投产。
目前,洋浦港岸电项目共覆盖泊位15个泊位,最大供电容量16.43MVA,每年可为靠港船舶提供岸电供电服务达3000艘次;每年可实现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减排量达95%以上,减排量1168吨;每年可替代燃油量为7980.8吨,可减排二氧化碳量25830吨/年,为靠泊洋浦港的船舶直接节约燃油成本2000万元以上。

配电中心。记者 姚皓 摄
李科一表示,国家电投提倡能源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儋州公司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资源禀赋,在洋浦港全力发展零碳交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耕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以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为发展目标,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清洁、智慧、生态的绿色发展。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