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名胜别有“洞天”(崖州古迹)

历史人文 0 4302

    822年前,南宋吉阳军(今三亚)知军周康游览了如今的大小洞天景区所在的鳌山,并最早留下了摩崖石刻;其后61年,另一位吉阳知军毛奎慕名而来,并苦心经营多年,使这里成为一处蜚声海外的胜迹。

  大小洞天的魅力不在于单纯的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是糅合了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蕴。这一讲,主持人请来三亚文史专家游师良先生,为读者讲述有关大小洞天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专栏主持

  大小洞天景区偎依着三亚的西海岸,位于秀丽的崖州湾畔的鳌山之上。作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这里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和接待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然而,不仅是在今天,就是在古代,也有不少文人骚客闻名而来,吟风弄月,写景抒情,留下大量词句优美、韵味深长的诗歌和文章,使得大小洞天扬名海内。就连喜欢读书著述、很少出门的丘?F丘文庄公,也曾向崖州举人裴崇礼询问这处名胜的情况。

  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

  “丰登少公事,时得访林泉。

  凿破蓬丘岛,潜通小洞天。

  岩瞻横北面,钓隐近两偏。

  缥缈云藏阁,依稀石似船。

  崖平好磨琢,洞窈足盘旋。

  路贯层巅上,人随曲巷穿。

  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

  真可消尘俗,何访中圣贤。

  烟霞无尽藏,风月不论钱。

    胜概时收拾,凭谁秉笔椽?”

  毛奎的这首五言古诗 《大小洞天》,极尽写景抒怀之能事,观察入微,虚实结合,见人见物,全方位地将大小洞天描写得如同人间仙境。后代又有不少文人或官宦附会和诗,大小洞天更加声名远扬。

  时至今日,大小洞天已经被世人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此语并不为过。正是因为有了前人的发现和开拓,尤其是从毛奎开始的用心经营,大小洞天才得以成为海南岛历史上最早的山水名胜。

  清代光绪年间的崖州知州钟元棣,所写的“崖州新八景诗”中《洞天幽胜》一诗,也许就能见证大小洞天从南宋发展到清末时的景观:

  十万红尘未许参,此中天地好幽探。

  诗情悟到云门辟,仙梦邀来石磴酣。

  峭壁高撑峰一一,深林斜转径三三。

  行当寄语蓬莱客,胜境而今逊岭南。

  最早的题刻者周康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海陵人(今江苏泰州)周康 曾 出 任 吉 阳 知 军,清光绪《崖州志》称他“宽平御下,修建学宫;谕生黎归化者五十余峒;酷爱山水,寻访洞天,作《磨崖石船记》。祀名宦。”周康 宽容、平和,善待下属,尤其注重处理民族关系,他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民众的疾苦,跟他们做朋友,最终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据史书记载,周康 在政务闲暇之时,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今天,游客在大小洞天景区内的“石船”景点附近,尚可看到他留下的一处石刻:“海陵周康 其?V,与郡僚王霈然泽之、都领周丕承师武,淳熙丙午重九日来观石船,因览山水之奇,可为海邦之胜绝也。”游师良说,石刻寥寥46字,却交代了周康 游览的时间、地点和对象,以及同行者的名和字,并对所游之地进行了很高的评价,可谓言简意赅。

  据查,“淳熙丙午重九”即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重阳节,如此算来,至少在822年前,大小洞天就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了。周康 石 刻 上 说 的“来观石船”四字,似乎告诉后人,此前就有人发现了“石船”,并且已经开辟了进入其中的道路。

  游师良通过查考史料发现,周康 留 下的石刻应该还 有3处,分别是203字的《洞口记》、“石船”二字和157字的《石船记》,可惜都因风化而湮灭,唯有“石船”上有一个模模糊糊的“何”字,估计是《石船记》一文中的一个字。

  最早的开发者毛奎

  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吉阳知军毛奎(广西富川人)也是一位喜爱山光水色的官员。《崖州志》称他“能文章,通术数”,在吉阳期间“修城池,移学养士。尝经营州南大小洞天,作记题诗。任满,去,至南山铺不知所终。”按此记载,毛奎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淳祐丁未年,也就是1247年,这一年的重阳节,早慕“石船”之名的毛奎与属下一起游览了鳌山。毛奎的到来不打紧,走后便留下了今天游客看到的 “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和“仙梯”等摩崖石刻,为这里的文化意蕴增色许多。尤其是他的《大小洞天记》和《大小洞天诗序》石刻,共400多字,全面介绍了此处的山水形胜。大小洞天也正是因毛奎的这两篇诗文而得名。

  游师良十分肯定毛奎对大小洞天的功劳:“他不但留下了大量的石刻,还开辟了小洞天、岩瞻、钓台、石船、海山奇观、仙梯、试剑峰和灵应泉等洞天八景,修建了大洞天亭,特别是开辟了成熟的‘渐入佳境’旅游路线,并用石刻作为标识。”

  据明代当地举人裴崇礼的 《游大小洞天记》记述,当年他游览大小洞天时先后见到了“洞天胜游”、“峰回路转”和“行休”等石榜,以及“渐入佳境”、“水落石出”等石刻。这样的“旅游路线”便是毛奎始创的,估计此后还有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游师良还考究出毛奎先后经营大小洞天景区约有10年之久,除了公务,毛奎几乎将所有的精力用在这里,把半座鳌山开发成了山水风景名胜旅游区,其贡献不可谓不大。

  大洞天在何处?

  说到大小洞天,但也只见小洞天的石刻,大洞天在哪里呢?

  游师良称,有关大洞天,由于没有石刻遗留下来,而且毛奎的诗文中对大洞天也语焉不详,以致后世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大洞天已经找不到了,也有人说大洞天根本就不存在,那只是道家修行的一种境界罢了。

  为此,游师良和记者一起查考大量的方志记载和古代诗文,最终认为大洞天是有的,其所在应该就在“海山奇观”石刻处。

  首先,裴崇礼在游记中写到石船稍南有“大洞天亭”,自亭入山,有一块刻有“洞门”的石头,可惜这两处古迹都不复存在了。不过不要紧,裴崇礼又写道:“登山三十余步,至石洞,其额上刻曰‘海山奇观’。”游记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当然,也许还有人会质疑“石洞”并不是大洞天。

  其次,明代临高才子王佐的《大洞天》一诗写到:

  “大洞天边小洞天,

  洞天今在海南边。

  游人剩有摩崖什,

    闲拂苍苔看几篇。”

  这说明大洞天和小洞天是挨在一起的,这和裴崇礼描述的“登山三十余步,至石洞”,是何其一致!而且二者都靠近海边,并有摩崖石刻供后人观赏。

  再者,清代黄流廪生孙元度在《鳌山探胜记》一文中,也流露出苦于找不到大洞天的烦恼,但在“海山奇观”石刻下,其族弟孙芾南则说:“山无他洞,则大洞天在是矣,但当时未及书名耳。”山里没有其它洞了,大洞天就在这里,只是当年来不及刻石留名罢了。

  再来看看清代崖州贡生王瑞瑄 “崖州新八景诗”之《洞天幽胜》的《大洞天》:

  “步入沧烟径独深,杖藜萧瑟几时临。

  海山历落层峦峙,古洞清幽万木森。

  霞落剑锋秋共碧,岚迷石舸昼常阴。

    磨崖尚许仙梯在,为报词人可共寻。”

  诗中提到了 “试剑峰”、“石船”、“仙梯”,这不正是“海山奇观”附近的景致吗?

  而在实际视觉上,“海山奇观”石刻所在的巨石确实像屋檐向外伸出,游人可以站在其下防风避雨,宛如身处一个宽阔的洞天世界,可以自由走动,不像小洞天,其石刻下的空间较为狭小,必须低头弯腰才能前行。

  主讲专家

  游师良,三亚崖城人,文史专家、省作协会员、三亚市作协副主席,长期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并有大量著述。曾在大小洞天景区工作多年。(记者 陈耿)


责任编辑:吴文娜
#洞天#别有#名胜
洞天长春膏官方价格洞天是什么意思洞天仙境洞天膏方多少钱一盒洞天福地洞天膏方的功效与作用洞天奥旨洞天宝钱怎么获得洞天长春膏洞天高速公路最新消息洞天方洞天方的熬制放在哪里洞天长春膏原方洞天方组成洞天方治的是什么洞天方里有多少味药材洞天秘境 我只想好好刷副本哒洞天摹数洞天 粤式煲汤独享锅洞天火锅中坜洞天 粤 式 煲汤 独 享 锅 大安 区 火锅 台北 美食 推荐 台北 餐厅的评论洞天宝钱洞天福地3别有什么四字词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洞天别有用心别有洞天是什么意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别有风味别有一番风味是什么意思别有幽愁暗恨生别有天地非人间别有病网站别有用心的意思别有洞天的意思别有风趣的意思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病网别有香别有一番风味别有居心的演员阵容别有用心的戀愛史小说别有居心 美剧别有恨生别有天别有洞天在线名胜古迹名胜古迹的地方有哪些名胜英语名胜古迹的意思名胜古迹英语名胜的意思是什么名胜古迹图片大全 景点名胜古迹的意思解释名胜古迹图片名胜古迹打一正确生肖名胜古迹的英文名胜的英文名胜古迹有哪些名胜古迹包括哪些内容名胜古迹保护范围名胜世界壹号三亚名胜古迹 英文名胜世界邮轮名胜世界壹号名胜旅行社名胜古迹in english名胜酒店名胜世界名胜世界壹号评价ptt名胜古迹 แปล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