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湿地”海口原生态诗歌征集已逾200篇作品(海口 诗歌)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1月2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陈望 实习生张鑫)“寻梦湿地”海口原生态诗歌征集活动自11月9日启动以来,受到国内各地诗人、作家、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截止11月20日,已征集词、旧体诗、散文诗等不同体裁作品超过200篇。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投稿者,聆听他们对诗歌的感悟,以及与湿地的故事。
聂振生:爱写湿地之诗
聂振生,山东临沂人,他曾获得济南红叶谷征文一等奖、中国邮政征文二等奖等,本次投稿作品为《在海口湿地,清风打开美学日记》。聂振生告诉记者,湿地是城市的肺,湿地之美引入遐思,他爱写湿地之诗,一看到本次诗歌征集活动便跃跃欲试。此次创作这首诗灵感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召唤,“我沉浸其中,感受着文字与风景的融合,并乐此不疲,兴奋不已。
“我只是想让湿地之美在我的文字上舞动,通过诗歌来传递心灵震颤的那种纤细和柔美。”聂振生说,虽有国内有挺多湿地类征文活动,但海口原生态诗歌征集活动造势强大,发力强劲,意义深远,从中能看出主办方的重视和投入。
于显伟:海口湿地美如画
于显伟,从教三十余年,在全国报刊发表文章,并多次获奖。本次投稿作品为《海口湿地赋》。他说,他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海口湿地建设情况的材料,也听他爱人讲述,到海口湿地公园游玩时的经历与感受。他希望,通过诗歌宣传湿地能够引起人们重视,唤起人们对湿地的重视和爱护,扩大海口湿地宣传力度。
于显伟还分享了自己和湿地故事。他说,他小时是在乡村长大的,那里有沼泽有水塘,整个童年,他几乎以玩水为乐,当然乡村的湿地也带来粮食的丰收,最喜人的是湿地庄稼。而海口湿地有山有水,本身就是一首山水诗,生活在美如画的环境里更容易诗兴大发。
陈于晓:从“深呼吸”写海口湿地
陈于晓,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长江文艺》、《文学报》等,多篇作品入选年度选本。本次投稿作品为《三十六曲,曲曲皆是稻香中的幻》。他称,他喜欢湿地,喜欢海南。他曾在假期计划随团出游海南,但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出行,参加此次诗歌征集活动,在功课和旅游攻略之时就当畅游了一次海南。
陈于晓告诉记者,湿地被称作城市的绿肺,所以他从“深呼吸”着手,写了海口美舍河湿地。他的诗主要是表达人类与水、与湿地的和谐相处。最后,他觉得让诗为“湿地”而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主办,海口市林业局、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海南省作家协会联合承办,南海网、海南文艺网协办。
附:
聂振生,男,山东临沂人,生于1971年。作品见《诗刊》《作品》《厦门文学》《山东文学》《教师博览》《读者》《意林》《诗潮》《幸福》《思维与智慧》《东方青年》《辽宁青年》《感悟》等,本次投稿作品:《在海口湿地,清风打开美学日记》 http://huodong.hinews.cn/administrator/frame_index.php
于显伟,大学毕业,从教三十余年,在全国报刊发表文章,并多次获奖,出版散文集《记忆》等书籍。本次投稿作品:《海口湿地赋》
http://huodong.hinews.cn/sd_poetry/page.php?xuh=166109
陈于晓,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长江文艺》、《文学报》等,多篇作品入选年度选本,著有《路过》、《与一棵老树对话》、《听夜或者听佛》等。本次投稿作品:《三十六曲,曲曲皆是稻香中的幻》(外两首)http://huodong.hinews.cn/sd_poetry/page.php?xuh=166140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