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0 3051

 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海口附近的大榕树

 

 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拉塞尔医生的旧诊所

 

 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图中牵马者为美国康兴利医生

 

 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海南中部瀑布

 

 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外国传教士考察途中

 

 香便文海南之行:治病救人 发现海南原生茶树(海南很香的茶叶) 历史人文

 

二十世纪初的海口西门

 

  香便文到海南岛考察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黎族人社会风俗,考虑将来在这里建立教会的可能性;二是考察这里的自然山川及植物物种。

 

  深入腹地 治病救人

 

  关于建立教会的考察,结果非常满意。在临高和舍他遇到老客家,这些人对传教士友好相待,而且很多人表示渴望接受特别的教导,“这是旅途中最令人愉悦的插曲之一,也使我们对前路充满信心。”

 

  到了黎区,他发现除了个别地方受汉族影响外,好些地方没有偶像崇拜。“他们温柔顺从,有明显易受感动的天性,意味着已经为接受基督教做好了预备。如果借助仁慈和普世的公义获得他们的信任,传教士的教导必定会大受欢迎。”他又说:“黎人对我们友好相待,他们天性朴实又明显顺服,我相信基督教进入之路已然开放,极有希望被他们广泛真心地接受。”

 

  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一直与开启民智,治病救人相联系。黎族人对待传教士的态度也很积极,在大山深处的黎班,黎族人“非常欢迎我们,渴望我们回来,在这里兴建学校。”他又发现,黎族人对求医问药并无顾忌,西医可以大行其道。

 

  陪同考察的冶基善,曾经在广州接受过两年的专业医疗培训,在他们一起穿越黎区之前,冶基善的医术在所经过的汉区和临高人区就已声名远扬。所以,此次他们一路考察,一路治病救人,有时是遇到病人,顺便救治;有时是病人闻讯而来,不得不治,走都走不开。

 

  在临高美珠(今波莲),看病者人山人海,冶基善一天诊治100多人。在临高美珠,听说医生来了,病人蜂拥而至,盛况空前。在马停(今临高美台),“治疗过的人也多了一半”。病人太多,他们只好凌晨趁着月光偷偷离开,但是“刚刚走出客栈,就遇到三个人,他们从20英里外赶来求治”。在儋县那大,由于病人多,他们把“主庙变成了临时诊所,吸引人们前来目睹和感受医生的高超医术”。以后那大也成了基督教传教中心之一,19世纪末就建起了最早的西医医院。

 

  在黎区他们见到的病人不如汉区多,他们所做主要是分发冶基善制作的风湿药膏,正规的行医记录只有两处,香便文把这些都写得生动有趣。番仑房主家小女孩的脚踝被狗咬伤,“伤口已经化脓,她勇敢地接受了手术。……另一个年轻人受到鼓舞也来治疗,他脚上插进一根大竹刺,我们把竹刺从他脚上拔出来,然后灼烧伤口。”这次治疗意义非同寻常,因为“我们曾经得到错误的消息说,黎人不会碰我们的药物,也不会接受我们的任何治疗来减轻病痛。”在肯东,“有一个牙疼病人难以医治的臼齿被拔掉后,他的牙疼缓解了。这成了尝试新疗法的开端,有几个人提出要拔牙,他们像孩子般好奇,想看看拔出来的牙齿是什么样子。副总管也和别人一样利用这个机会拔牙,不巧的是,他那颗金贵的白牙掉进地板缝里,找不到了。”做拔牙手术,对于黎族人来说也是不小的突破。

 

  艰难考察 发现宝岛山川风物

 

  香便文是植物学家,在广州传教期间他就调查过珠江、西江和北江流域的植物。此次海南之行,他考察了大量动植物,收集了两百种植物样本,尽管路途不便,仍然小心保护,带回交给在香港的华南植物学家汉斯博士(Dr. Henry Fletcher Hance, 1827-1886)进行鉴别分类。汉斯将这些标本分类整理,发表于权威杂志《植物学报》(Jour-nal of Botany: British and Foreign),每一种都注明香便文收集的地点、日期等,这是香便文对植物学的贡献,在植物学界得到称赞。

 

  香便文的另一大贡献是发现了海南的野生茶树。全世界都知道茶树原产于中国,西方语言中“茶”这个词,多来自汉语闽方言发音。1823年,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布鲁斯(Robert Bruce,?-1824)在印度阿萨姆邦(Assam state)首府Rangpur附近的山上发现了野生茶树,当地人用它制作饮料。1831年,布鲁斯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 A. Bruce)在阿萨姆的Sadiya服役时,从Singpho部落首领那里要来了茶树及种子,并引种到加尔各答的植物园。由于当时还没有在中国发现野生茶树,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进入20世纪,国际学术界重新认定中国西南是茶树原产地,可是香便文在1882年就在海南岛黎区发现了野生茶树,并且认定它是本地原生的(Indigenous)。

 

  在从志文到什满汀的途中,香便文看到:“一些艳丽的青藤缠在竹丛上,开着白色和粉色的花朵,空气中氤氲着香气。当地野生的茶树混杂在其它灌木丛中,被灌木白色的花儿覆盖着,但还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茶树出现在野生丛林中,足以说明它是本地原生的。当地人将其叶子采摘后晒干,带到集市出售,数量并不多,他们叫它‘黎茶’。”汉斯博士在1885年文中说:“香便文先生告诉我,他毫不怀疑那里的茶是原生的,因为它长在密密的丛林中,与其它植物混在一起。黎人部落并不种植茶,他们也不用茶做饮料,但他们采集这种野生植物的叶子,晒干后供给汉人,量不多,被称为‘黎茶’。”

 

  作为植物学家的香便文,应该知道19世纪英国人发起的有关茶树原产地的争论。他通过实地调查,把在海南岛亲眼看到的野生茶树明确认定为本地原生的,这是有意义的。海南茶树生长在人迹罕至的丛林中,黎族人既不喝茶也不种茶,那么海南岛的茶树肯定是野生的、原生的,不可能是黎族人从别处引种的。香便文的推理非常合理,他的记录非常珍贵。(文\辛世彪)

#治病救人#茶树#海南#之行#发现#文海南#原生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