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携优质岗位赴武汉高校招才引智(2020年五指山市人才引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凯 特约记者钟丽
近日,由海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汇聚海南·四城同办”2024年秋季校招活动在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武汉市相关重点高校同步启动。五指山市人才部门以及五指山中学、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当地重点引才企事业单位亦赴武汉市分别参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专场招聘活动。
招聘会上,企事业招聘专员们以饱满热情向当地高校莘莘学子详细介绍了工作环境、岗位信息、薪酬福利等关键信息,与众多怀揣梦想的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学生们则纷纷抓住机会,主动询问企业情况,表达求职意愿,投递简历,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为精准对接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布局和学生需求,五指山市特别遴选了五指山中学、五指山热带雨林旅游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海南省平山医院4家当地知名企事业单位参与招聘,涵盖了综合管理、医疗卫生、学科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共带来56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五指山市委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五指山市,他们还在招聘会现场设立就业服务政策咨询处,向求职学生全方位解读五指山市的落户、住房补贴、安家费等就业支持政策,耐心解答学生的择业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五指山市。
记者了解到,本次招聘活动五指山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除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点对点”招引人才外,另有200余个岗位通过大型普招活动及海南自贸港招聘网同步开展招聘。
五指山市委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五指山市将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拓宽引才渠道,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奔赴”的互选平台,吸引优秀人才成为五指山市发展“合伙人”,为五指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赴四城举办大型校招活动
海南向各类人才敞开怀抱
↓↓
金秋时节好“丰”光,广纳英才正当时。10月19日至20日,由海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汇聚海南·四城同办”2024年秋季校招活动走进北京市、上海市及广东广州市和湖北武汉市,近600家用人单位携1.4万余个就业岗位前往四地多所重点高校,向各类人才敞开怀抱,一同共享自由贸易港新机遇。
省领导带队并作推介宣讲、四城同办、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点对点”“面对面”靶向引才……这场高规格、大规模、特色鲜明的招贤引才活动,进一步释放出爱才、敬才、惜才的强烈信号。
“海南是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诗和远方’”“奋进的自贸港大有可为”……面对充满诚意的邀约,许多人才现场给予了热烈回应,渴望与自贸港双向奔赴,在海南开启精彩人生篇章。

10月19日,“汇聚海南·四城同办”2024年校招活动(广州站)在华南理工大学启动。活动主办方供图
主动出击跨越千里“追才”
“学校去年刚开始招生,对各学科优秀教师人才十分渴求,这场招聘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提供一个让各类人才了解学校的绝佳平台。”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华中师范大学顺湖中学招聘人员伍倩岚看来,这趟千里“追才”来得很值得。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抢人大战”日趋激烈,全国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聚四方之才”重要指示要求,从“在家等人才上门”转变为主动赶赴重点城市“抢人才”,努力提升引才成效。
一组组数据背后,向外界彰显着海南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迫切渴求——
北京站线下参会单位76家,提供2983个招聘岗位,分别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开展活动;
上海站线下参会单位43家,提供1852个招聘岗位,分别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开展活动;
广州站线下参会单位100余家,提供2895个招聘岗位,分别前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活动;
武汉站线下参会单位100余家,提供3067个招聘岗位,分别前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开展活动。
岗位数量多、待遇佳、前景好,是许多求职者对此次活动的深刻印象。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安徽籍学子程颖说,一些岗位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良好发展前景,激发了她对去海南工作的浓厚兴趣。
参加北京站活动的海口招聘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招聘会海口岗位年薪的主要范围集中在20万元至30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年薪的岗位达到14个,最高薪酬为年薪100万元。
精准引才对接发展需求
10月19日上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广州站启动仪式还未开始,可容纳400多人的会议现场已座无虚席,现场工作人员不得不想办法增加座位。
四城校招活动的热度可见一斑。
缘何如此受求职者青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省结合所在高校专业优势,聚焦我省人才以及项目、团队需求情况提供参招岗位,全力以赴为更多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本领的舞台。
比如,在复旦大学,招聘团队重点引进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与安全等专业人才;在北京理工大学,重点引进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人才;在华南农业大学,重点引进园艺、作物、植物保护等专业人才;在华中师范大学,重点引进财务会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人才。
招聘现场,海南大学人事处工作人员李佳桐一边与求职者详谈,一边对投过来的简历认真标注。“一些求职者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契合多个岗位。”李佳桐希望通过交流多了解求职者情况,争取帮对方找到最适合岗位,提高求职成功率。
本次招聘会,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带来五大类超过70个职数的岗位,涵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多领域,受到求职者的追捧。
“招聘会为企业与学生架起精准对接桥梁,让求职者不出校园就能挑选心仪的岗位,用人单位也能靶向选才,十分高效。”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饶海英说。
“招聘前,我们结合业务需要,系统梳理出覆盖工程咨询、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等领域的30多个优质岗位。”海南省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运营部负责人张力说,通过提升招聘针对性,取得了不错成效,该公司获得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求职者的多份简历。
双向奔赴共绘美好未来
面对家乡诚意满满的“英雄帖”,许多海南籍学子也抓住良机,纷纷赶赴现场求职。
得知复旦大学有来自海南的招聘活动后,宁波诺丁汉大学大四学生唐思琦第一时间购买了前往上海的动车票,坐了两个小时高铁赶到目的地,和朋友一起参加招聘。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我一直想着毕业后回家乡发展。”唐思琦说,自己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现场不少用人单位都有这方面的用人需求,她也找到了心仪的岗位,将在后续加强和用人单位沟通交流,争取未来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不少学生从外地专门赶来参加招聘,这让我们很感动。”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广东筹建处副处长吴勇在本次招聘中收获颇丰,不到两个小时就收到23份求职简历,80%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海南自贸港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地学子的关注。清华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生林彦辰一共带了7份简历,在招聘现场全部投出。“海南重点园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台胞,我觉得自己在海南大有可为。”林彦辰说。
像林彦辰一样,想到海南闯荡的年轻人才不在少数。了解到海南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人才政策后,中山大学生物医药专业博士研究生高超说:“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让我看到了发挥专业特长的希望,期待未来成为一名‘新海南人’。”
全力栽好“梧桐树”,引得八方“凤凰”来。通过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如今的海南,正逐渐成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心安之所。据统计,2018年4月至今,全省共引进各类人才近80万名。详情>>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