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海南展示“非遗”项目(文博会 上海)
文博会上海南展示“非遗”项目
10位传承人生动演绎六项技艺
一针一线、丝丝入扣,一幅黎族双面绣《双龙图》在传承人符玉琴的手中,一点点透露着黎族织绣技艺的文化真髓。在深圳举办的第九届文博会上,我省10位“非遗”传承人集体对外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服饰”、“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泥条制陶技艺)”、“黎族泥片制陶技艺”、“海南椰雕”、“海南贝雕”六个代表性项目,引发了现场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海南展区,俗称“条筑法”的泥条制陶技艺传承人、年近70岁的符亚凤在木板上把泥团打成圆形的泥饼做成陶器底,之后搓出一根泥条,围在圆形的泥饼四周,再搓第二根泥条置于上面,用小木板抹平,如此反复叠加之后,拿沾着水的小木板将陶器抹平。“抹平器皿的内外壁尤其要细致有耐心,这可以让陶器看起来内外平而滑。”符亚凤老人说。几个小时后,酒坛、米罐、盆碗一件件陶器土坯就此呈现了出来。
传承人容亚美、符林早、胡春芳坐成了一排,现场飞梭走线令观众惊叹。一张席子,每人一套织锦的腰机,坐在展区古朴风格的背景板前,生动演绎着高超织锦技艺。58岁的容亚美笑说:“花纹花样的设计都在自己的脑子里,只是近几年眼睛有点花,否则织锦的速度还会更快。”在传承人的身旁,花朵、凤凰、大力神、双龙、蝙蝠等已织好的图纹应有尽有,绚丽的色彩为展览增辉。
看到黎锦织绣技艺,深圳市民赵先生感慨:“刚刚从海南旅游归来,这些亮丽的黎锦特别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而传承人又能专注于这份稀缺的技艺,感觉在织锦的过程里,她们本人也乐在其中,这真是难能可贵。”(记者杜颖 通讯员陈甜甜)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