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网信普法进校园视频)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1月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胡丽齐实习生李云英)11月3日上午,全国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网信法治论坛”在海南大学举行。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及海南省网信办有关领导出席,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等相关机构专家及海南大学师生代表参加。
“什么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和数据之间的有何联系”“如何保护好和人信息”......当天上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数据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积极畅谈网络法治与安全。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论坛嘉宾分享自己的观点。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论坛嘉宾分享自己的观点。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论坛嘉宾分享自己的观点。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清华大学法学教授王洪亮以数据产权的案例分析和解说相关法律条例为切入点,对数据自由流通背景下的数据财产权属进行分析阐述时表示,目前企业数据生产者是权利义务体,其中有一部分具有财产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从宏观、基础的视角就数据能否权利化,以及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向与会人员做分享交流。他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应该单独列出来,在保护的基础上,可以积极鼓励数据的流通和利用。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黄勇表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问题。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对保障我国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维护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11月3日,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举行网信法治论坛。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据介绍,此次“网信法治论坛”是全国网信普法进校园活动海口站之一。全国网信普法进校园,旨在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律普及工作,增强高校师生对网信法律制度的了解,促进高校网信法律人才培养,弘扬网信法治文化建设。此次全国网信普法进校园海口站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海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海南省教育厅、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