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两会 | 万宁政协委员“献策”:强化管理 规范发展 引导冲浪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8日消息(记者 张野)过去几年,万宁冲浪运动迅猛发展,逐渐由原生态娱乐活动发展成为产业化体育旅游项目。业界人士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冲浪运动必然会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契机下,万宁如何引导冲浪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月8日召开的政协第十二届万宁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不少政协委员结合行业认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2月7日,政协第十二届万宁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记者 吴兴财 摄
在去年万宁市两会上,政协委员陆盛华就提交了关于推进万宁冲浪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议的提案,为万宁冲浪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今年,陆盛华依然把关注点放在冲浪产业发展上。
“冲浪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冲浪教练没有资质,甚至不会游泳,拿个冲浪板就敢教学。”在今年的提案中,陆盛华指出了万宁冲浪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行业管理有待加强、产业规划滞后、冲浪旅游配套设置跟不上等。
“冲浪是万宁文旅融合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才能让冲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陆盛华建议,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形成行业和服务标准化,发挥冲浪协会作用,加强经营主体的规范管理,加快冲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置,规范沙滩非法水上运动管理,排除安全隐患。

2月7日,政协第十二届万宁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记者 吴兴财 摄
万宁政协委员、石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郭凯东认为,推动冲浪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在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上下功夫,“游客是冲着万宁优越的冲浪资源而来,我们要做到让享受到高质量的冲浪服务,形成口碑效应,促进产业长久发展。”郭凯东说。
“去年,我们对万宁的青少年市场做了调研,结果显示万宁本地冲浪学员不足1%。”陆盛华建议扩大本土青少年冲浪人口基数,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将优秀的退役运动员留在万宁,扩充冲浪人才队伍。
万宁政协委员、万宁兴隆第一中学副校长黄用辉同样关注到万宁冲浪人才薄弱的问题,“建议冲浪课程进校园,作为中小学课外选修课,同时举办更多的中小学生冲浪比赛,为国家和省市培养后备人才。”黄用辉认为,在校园普及冲浪,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学习更多的海洋知识,提高海上自救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冲浪,可以进一步建立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