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黎乡”美丽蜕变:美丽乡村建设使陵水大里民生改善、产业提振
美丽乡村建设使陵水大里民生改善、产业提振
“世外黎乡”的美丽蜕变

大里瀑布吸引众多游客。本报记者武威通讯员陈思国摄

游客在大里体验竹竿舞。本报记者武威摄

-本报记者苏庆明通讯员陈思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大里地区的村民兴奋不已。
从封闭阻塞到车马畅通,从陈旧简陋到崭新靓丽,从人迹罕至到游客纷至,在近两年陵水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力推进下,这个“养在深闺”的美丽黎乡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你看,山沟沟里村民如今也爱上‘剁手’了。”11月13日,大里农村淘宝店地上满是刚运到的快件,村民不时来到这里取件。店主黄阳阳欣喜地告诉记者,在11月11日、12日两天,村民通过他下单250多件。
“大里有条瀑布河,水从高流如云飞。河里水清石头净,鱼头虾须可眼见。”村民黄春銮自编歌谣赞颂家乡美。在大里瀑布前,来自北京、河南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里的山光水色被喻为世外桃源,可是1996年才有路直接通往镇上,在这以前要先坐船再走一段路。3年前,土路才变成硬化路。”大里人、本号镇镇长王勋树在来的路上告诉记者,“这两年变化最大!”
“扶贫工作做得好,改造民房真好看。以前瓦房破破烂,现在楼房整整齐。”黄春銮用另一首自编歌谣唱出了她眼中今年大里的这一新变化。在这里,政府推进的立面改造工程,把居民一栋栋“灰头土脸”的房屋变成了崭新靓丽又具有黎族风格的特色民居。
公共基础设施的变化不只这些。3年前嫁来大里的“广东媳妇”卢翠云介绍,去年来,村内道路得到硬化,排污、清洁设施升级,打造了绿色花草景观,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民公园,大里小学也通了网络,学生们能通过即时视频连线上城里小学的课。“刚嫁来时,我还有点后悔,现在一点也不!”
产业提振是大里变化的另一方面。几个月前,村民马倩种下10多亩绿橙。她说,一直以来,由于雨水多病虫害多,这里种田少有收获,主要靠种槟榔和益智,产业单一,“现在政府找到适合我们的作物,免费发放绿橙种苗,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以后还有市场对接,不愁卖。”
去年在政府扶持下打造的农村淘宝店,不只是帮村民买东西,店内还专门设了“农产品上行区”货架,摆满村民送过来的蜂蜜、灵芝等特色产品。“现在村民有新的生意,把这些本地特产送给我让我帮他们在网上售卖。像蜂蜜、灵芝,网售比在本地卖至少能帮他们多赚二三十块钱一斤。”黄阳阳介绍。
这两年,大里更重要的收获,在于旅游开发。去年10月,陵水在大里率先启动“世外桃源·梦幻黎乡”全域旅游乡村示范点建设,一系列的美化靓化工程可以说都与此有关,通过积极开展推介,使大里声名远播。
王勋树率先建起大里的农家乐。他告诉记者,如今,即便是平时,农家乐也有游客光顾,“各个节假日就更热闹了,餐桌基本都坐满。每逢节假日,大里接待游客数都超过1万人次。”
如今的大里,有了民宿,有了旅游公厕,有了黎锦工艺品展销室,有了村民舞蹈队。一业兴带来多业兴。黄阳阳说:“游客来后,喜欢来村淘店订特色产品,我再给他们寄过去。村民们的销路更广了。”
王勋树介绍,今年陵水已与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对大里进行更深入的旅游开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里也把大里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重点,将继续改善大里的民生基础,深入进行旅游产业开发,未来大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百姓生活更加富足。”
(本报椰林11月13日电)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