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间断,海口市灵山中学组织师生祭扫无名烈士墓(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灵异事件)
十年不间断,海口市灵山中学组织师生祭扫无名烈士墓
烈士墓前有节爱国德育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党朝峰
“我们都是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在烈士墓碑前郑重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弘扬英烈精神,好好学习……”今年清明节前夕,在老师带领下,海口市灵山中学学子们坚定的誓言,在海口东海岸边的一处无名烈士陵园响起。
这里长眠着9位在解放海南渡海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十年来,每逢清明节,灵山中学的师生们都会前来祭扫这处位于美兰区大昌村委会后尾村的无名烈士墓。
时间回到1950年3月31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127师381加强团潜渡琼州海峡,参加解放海南战斗。战斗中,127师381团的一艘护航船,在部分战斗人员牺牲、重伤昏迷的情况下,于4月1日下午漂流到琼山县后尾村(现灵山镇后尾村)海岸边,被驻守在此的国民党军发现,4名重伤员被俘后下落不明,9具烈士遗体弃于船上,后由后尾村11位村民抬到此地埋葬。
2004年3月21日,海口市美兰区政府立下墓碑,镌刻“一九五零年解放海南渡海战斗九名烈士墓”的碑文。同年清明节,在各方支持下,这处无名烈士陵园落成。
“2014年,我们确定把这座陵园作为学校的爱国德育教育基地,至此已经在墓园祭扫十年。”海口市灵山中学办公室主任王坤说。
每年清明节,在不影响课程的情况下,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优秀学生代表,由老师们带领,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前来祭扫烈士墓。
当天,在墓园中,师生们清理杂草,清扫园内的枯枝、落叶,并敬献花圈、鲜花,用一束束鲜花表达对英雄们的缅怀,用一声声誓言表达对英雄们的敬意。
“一路走到墓园、参与劳动,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和锻炼价值,祭扫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在当时所处年代的敢于斗争和大无畏精神,也激励着我们一代代青年人珍惜当下美好时光,继承光荣传统,投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该校学生周漫说。
(海南日报海口4月3日讯)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