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雨林日丨白沙牙叉镇新高峰村:施致富“蘑”法 书产业新篇
据海南日报报道丨记者曾毓慧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50多栋联排两层民居错落有致。6月21日一早,年近六旬的村民符国华推开前庭大门,一大片葱郁的橡胶林映入眼帘;往后院望去,成垄的茶园尽显生机,数条蜿蜒的水泥干道直通向仅四五公里开外的县城。
为了更好地助力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2020年底,位于鹦哥岭腹地的白沙南开乡高峰村实施整村生态搬迁,包括符国华等110多户村民搬迁至此,住进了新居,过上了新生活。
除给予村民一定数量的橡胶林外,白沙有关部门还长远谋划,引进优质农企,以“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在启动生态搬迁工作的同时,投入资金建好50余亩菌菇种植基地,帮助该村发展集体经济产业。
“我们种植的红托竹荪营养价值高,口感好,适合炒、焖、烩、涮等多种烹饪方法,具有较好的食补效果;它生性也喜阴凉,适合在成片的橡胶林下种植。”新高峰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古海明介绍,该村菌菇产业由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包销,2021年第一轮收成共计1万余斤,产品大多销往省外,每斤市场价为80元至100元,产业前景十分可观。
据介绍,自2021年10月起,在帮扶部门及企业的支持下,新高峰村整合资源将菌菇种植基地的规模扩大至160多亩,并动员村民积极投工投劳,于今年2月陆续迎来好收成。
而在南开乡原高峰村,除部分建筑被保留下来用于开展热带雨林科研及生态研学活动外,大多房屋及附属物已被陆续拆除,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腾出更宽广的生长新天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